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等第的词语解释
等第的意思
拼音:děng dì    注音:ㄉㄥˇ ㄉㄧˋ
使用场景
等第这个词语可以用来描述各种等级制度。比如,可以用来表示学校的不同年级,企业的职位等级,以及社会地位的高低等。
例句
1. 他在公司里的等第很高,所以受到了很多人的尊敬。2. 学校的等第分为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3. 这家企业有很多职位等级,你要不断努力才能晋升到更高的等第。
基本含义
指等级、级别。
基本解释

(1).等级次第。《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四年》:“春,正月,庚戌朔,赦天下;詔两税等第,自今三年一定。”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五:“自 大中祥符 至今六十年,州县有废置,名号有改易,等第有升降。”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 乾隆 已前,凡御试开列试差诸臣,皆发出等第名次。” 庐隐 《海滨故人》二:“我那时不知道这学校的饭是分等第的,有钱的吃小厨房饭,没钱的就吃大厨房的饭。”
(2).谓分等级。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三婆》:“就收生婆中预选,名籍在官,以待内庭召用。如选女,则用以辨别妍媸可否;如选奶口,则用等第乳汁厚薄,隐疾有无,名曰隐婆。”
(3). 唐 代科举,由京兆府考试后选送前十名升入礼部再试,称为“等第”。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进士为时所尚久矣……京兆府考而升者,谓之等第。”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京兆府解送》:“神州解送,自 开元 、 天宝 之际,率以在上十人,谓之等第,必求名实相副,以滋教化之源。” 宋 司马光 《言张田第二状》:“ 唐太宗 见进士等第,怪其无 张昌龄 、 王公谨 名, 王师旦 曰:‘二人有文无行,恐变陛下风雅。’”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比如“等而下之”、“等闲视之”等,来进一步扩展对等第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班上的等第是年级前三名。2. 初中生:我们班的同学被分为三个等第,分别是甲、乙、丙。3. 高中生:高考成绩决定了我们进入大学的等第。
故事起源
等第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孟子·告子下》一书中。据说,当时的国君问孟子:“为什么人民对待君王的态度如此不同?”孟子回答说:“这是因为人们把等级分得很清楚,君王的等级比一般人高,所以人们对待君王的态度也不同。”从此以后,等第这个词语开始被用来表示人或事物的等级。
英文翻译

1.order of merit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等”字和“第”字联想起来,想象一个人站在一个台阶上,这个台阶就代表着等级,人站在不同的台阶上表示不同的等第。
词语结构
等第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详细解释
等第是指用来表示人或事物等级、级别的词语。这个词语常用来描述人的地位、职位、学历等方面的等级。
近义词

品级、等级

(0)
诗文中出现“等第”的诗词

梦蝗

至和改元之一年,有蝗不知自何来。

朝飞蔽天不见日,若以万布筛尘灰。

暮行啮地赤千顷,积叠数尺交相埋。

树皮竹颠尽剥枯,况又草谷之根荄。

一蝗百儿月两孕,渐恐高厚塞九垓。

嘉禾美草不敢惜,却恐压地陷入海。

万生未死饥饿间,支骸遂转蛟龙醢。

群农聚哭天,血滴地烂皮。

苍苍冥冥远复远,天闻不闻不可知。

我时心知悲,堕泪注两目。

发为疾蝗诗,愤扫百笔秃。

一吟青天白日昏,两诵九原万鬼哭。

私心直冀天耳闻,半夜起立三千读。

上天未闻间,忽作遇蝗梦。

梦蝗千万来我前,口似嚅嗫色似冤。

初时吻角犹唧嗾,终遂大论如人间。

问我子何愚,乃有疾我诗。

我尔各生不相预,子何诗我盍陈之。

我时愤且惊,噪舌生条枝。

谓此腐秽馀,敢来为人讥。

尔虽族党多,我谋久已就。

方将诉天公,借我巨灵手。

尽拔东南竹柏松,屈铁缠缚都为帚。

扫尔纳海压以山,使尔万噍同一朽。

尚敢托人言,议我诗可否。

群蝗顾我嗟,不谓相望多。

我欲为子言,幸子未易呶。

我虽身为蝗,心颇通尔人。

尔人相召呼,饮啜为主宾。

宾饮啜釂百豆爵,主不加诟翻欢欣。

此竟果有否,子盍来我陈。

予应之曰然,此固人间礼。

傧价迎召来,饮食固可喜。

蝗曰子言然,予食何愧哉。

我岂能自生,人自召我来啜食。

借使我过甚,从而加诟尔亦乖。

尝闻尔人中,贵贱等第殊。

雍雍材能官,雅雅仁义儒。

脱剥虎豹皮,借假尧舜趋。

齿牙隐针锥,腹肠包虫蛆。

开口有福威,颐指专赏诛。

四海应呼吸,千里随卷舒。

割剥赤子身,饮血肥皮肤。

噬啖善人党,嚼口不肯吐。

连床列竽笙,别屋连嫔姝。

一身万椽家,一口千仓储。

儿童袭公卿,奴婢联簪裾。

犬豢羡膏粱,马厩馀绣涂。

其次尔人间,兵皂倡优徒。

子不父而父,妻不夫而夫。

臣不君尔事,民不家尔居。

目不识牛桑,手不亲犁锄。

平时不把兵,皮革包矛殳。

开口坐待食,万廪倾所须。

家世不藏机,绘绣绵衣襦。

高堂倾美酒,脔肉脍百鱼。

良材琢梓楠,重屋擎空虚。

贫者无室庐,父子各席居。

贱者饿无食,妻子相对吁。

贵贱虽云异,其类同一初。

此固人食人,尔责反舍诸。

我类蝗名目,所食况有馀。

吴饥可食越,齐饿食鲁邾。

吾害尚可逃,尔害死不除。

而作疾我诗,子语得无迂。

(0)

送上饶皇甫宰

天下邑无不可为,在人忍耐自为之。

信能宁心办坚苦,事到难处天扶持。

民吾同胞痛痒切,何忍横敛类剥肌。

心诚求之若子保,人亦怀之如母慈。

上饶迩来号凋剧,苟焉称贷负赖随。

况多权官惨剥割,又肆席捲公化私。

吏奸得售科罚计,等第输钱与断词。

词人欲休休不得,充庭塞狱缠累累。

公来愤悱感动处,与认前时已贷赀。

谓令亲民民必及,民固可欺天莫欺。

民脂民膏供我禄,胡宁又割民膏脂。

催科仅仅欲逃责,毫分不忍科罚施。

奉公洗手附庸邑,一孔一粒归州司。

请俸有时不给用,月索庄课来助支。

屡典缗钱代月解,几回过我同攒眉。

听讼元不以惮烦,使之无讼而民宜。

相安田里閒耆保,懒出市廛讴耄倪。

日长喧雀堪罗设,星散饥乌靡孑遗。

花酣满县春风遍,草茂虚囹天意滋。

君之来也蹙頞告,蹈此汤镬出未期。

屡效渊明归去感,不求赫赫声名驰。

自甘阳城书考下,谁曰闷闷政术卑。

隐隐绰有棠阴地,忽乃遽及瓜戍期。

自上而下有公论,辕辙依依动去思。

吏卒将迎相告语,东君政化尤可推。

义居孝友能为长,睦族慈幼存成规。

里仁为美典型在,居家既理官可移。

此番政事行无事,默与古者气象追。

君今既展朝天旆,行人路上口成碑。

予岂栖栖为佞者,特告方来共鉴兹。

(0)

悼陈生

豪商破浪随东风,辘轳相继沧溟中。

回环极目渺无际,万石之载裁飘蓬。

一朝六鹢不得进,十舟八九成虚空。

一舟邂逅脱鱼腹,开帆岂暇论西东。

大明出没夜复旦,何许清越鸣晨钟。

舟人侧耳正惊喜,忽瞻水际排奇峰。

落帆沉碇泊古岸,介然荒径云间通。

鄞川书生托舟尾,见之踊跃追猿狨。

扶疏怪木进十里,突兀古院题天宫。

入门长廊转寂寂,堂上高拱厖眉翁。

左右侍立满三百,谈玄演义声玲珑。

相逢问劳悯流落,旋启虚室栖行踪。

纷纷袍布欺腊雪,独此锦帐朝霞红。

黄金白玉荐丰馔,药苗蔬甲青茸茸。

主翁自言避巢寇,朅来不与中原同。

于今天子果谁氏,语罢默默如盲聋。

日遣二子共游处,因得细诘开冥蒙。

皆云我辈号处士,名字非列神仙宗。

三等三百奉一主,上等第一裴休公。

提携峻陟几千丈,笑秦亭上聊从容。

秦皇可笑笑不已,声撼亭角摧穹隆。

徐福曼倩亦何在,前后石壁犹房栊。

举头指似蓬莱岛,霜雪直上磨苍穹。

波涛作势撞山脚,鲁有神圣躬磨砻。

欲令异物知所畏,周遭水面盘蛟龙。

书生名利浃肌骨,尘念日久生心胸。

老翁照见辄微笑,血盆再入宁易攻。

蓬莱有路尔常睹,此别旷劫无由逢。

吾今舟楫助尔往,尔其登览庶可穷。

日轮迎晓傍山出,水声先沸惊寷窿。

赤光散合动天地,顷刻气候分春冬。

高低殿角屹相向,一一镌凿非人工。

穷晨不复值仙子,卿云瑞雾空蒙茏。

询之处士盖有谓,近世人迹几相重。

鸾骖鹤驭厌凡肉,矫然远举归鸿濛。

先生吕翁独于此,一年三四眠松风。

书生尘念竟不断,主翁但问何所供。

人参如人更长大,愿乞数本扶疲癃。

翁言此物有神护,特经海道须罹凶。

良金美玉亦至宝,尔诚欲之吾当从。

慇勤教告岂一事,尤戒卧语详初终。

楞严秘密偈四句,奉以周旋宜恪恭。

书生再拜起沉碇,转盼已入鄞州封。

还家妻子久黄壤,单形只影反匆匆。

却思投翁事清净,天南天北惟飞鸿。

茫然进退真捕景,一生颠倒终狂童。

君不见秦皇汉武操利势,自许神仙力能致。

海边方士日从横,毕竟千非无一是。

书生径步蓬莱巅,况乃天人勤指示。

若为名宦苦死坚,失脚青云坠平地。

仙兮仙兮一何异,求不求兮两莫遂。

我虽忘情亦欷歔,仲尼之门非所议,率然作诗纪其事。

(0)

双桥西溪昆仲别号

溪有西兮便有东,桥非双建总难通。

化龙川上桃花浪,吹面桥边杨柳风。

莫讶齐驱无等第,应知济美共成功。

月明鸡唱霜蹄早,驰骋天衢六合空。

(0)

壮游八十韵

十五读古文,二十舞剑器。

驰猎溱洧间,已有丈夫气。

裹粮上嵩高,灵奇发天秘。

烨烨三秀芝,为我擢粲翠。

空青丹银品,伏龟镂文贝。

骈罗星辰精,附丽日月会。

紫凤友朱鹭,翩翩剧翔戏。

飞阁舒鸟翼,悬泉泻珠琲。

磨崖见古刻,应是列仙记。

扪萝欲登观,苔滑阻凌厉。

烟霞荟蔚隮,雾雨萧飒至。

余时戴箨冠,绿壁照缟袂。

檀栾有磐石,真人每同憩。

北临黄河水,浊流触天沸。

蛟龙逐鼋鼍,鳞介满水裔。

冲波崩金堤,万夫废穑事。

官家忧其劳,玉马岁沉祭。

江淮画鹢船,夜上歌嘒嘒。

鱼盐不直钱,寡妇岂拾穗。

酿酒相呼饮,颠倒再拜跪。

中心忘嗔诃,纵谈诋汉魏。

三十能歌诗,鄙薄雕虫技。

不肯学仕宦,慷慨负高义。

持钱送酒家,觞至即一醉。

羹芼嶰谷笋,饭煮山阳穄。

峨冠拟鲁儒,短衣真楚制。

远行探禹穴,六月剖丹荔。

巫峡与洞庭,彷佛苍梧帝。

三吴震泽区,幼妇蛾眉细。

唱歌搅人心,不可久留滞。

沿淮达汶泗,摩挲泰山砺。

圣乡有亡书,求道亦容易。

童子操觚牍,价重麒麟罽。

京国天下雄,豪英尽一世。

舞羽肃文教,櫜甲饰武备。

马迹见腾尘,车辙闻戛轊。

翚骞天观起,鳞杂井屋缀。

千亩开灵潢,驯象浴其汭。

我皇拓文场,群髦咸战艺。

汩予黔娄生,言辞罔絺绘。

但幸晁董死,收拾在等第

胪传下阊阖,恩泽承滂沛。

春云覆林塘,杂花悬火齐。

词垣正舒华,吹竽独无喙。

执笔御史府,羞缩如牡蛎。

弹评则春秋,龃龉失剞劂。

问俗西夏国,驿过流沙地。

马齧苜蓿根,人衣骆驼毳。

鸡鸣麦酒熟,木柈荐乾荠。

浮图天竺学,焚尸取舍利。

安定昆戎居,贪鄙何足贵。

返途历邠岐,原田表古畷。

宛宛陶穴民,艰难谋树艺。

骊山葬秦魄,茂陵迷汉竁。

《黍离》悲故宫,《脩竹》编清渭。

日入狐狸骄,天阴螮蝀翳。

温泉山津阳,古瓦识唐字。

关河隔山东,华岳秋更霁。

首阳饿夫薇,霜露已憔悴。

铸牛挽浮梁,恍惚水所噬。

晋俗枣齿黄,冀马电蛇驶。

井陉阨坤维,太行逼象纬。

煌煌日围近,赫赫天人瑞。

田舍植汶篁,邮亭撷吴桂。

优游逢化国,俯仰咏乐岁。

岂用百二险,自乃十一税。

北都上时巡,扈跸浮云骑。

宴镐帐殿移,拜洛周庐卫。

岩空山樱繁,川曲红药腻。

列障敕勒塞,万里静烽燧。

九节菖蒲良,贡篚充药饵。

畴昔闭户居,耽读未见试。

三年不窥园,自谓五经笥。

四十得俸禄,仅可给美饎。

谁能薄淮阳,不作鸿胪寺。

简书畏怀归,弧矢示初志。

振鹭方擢质,冥鸿忽垂翅。

感叹对囊萤,兴言友荷蒉。

谅非廊庙具,颇异市井辈。

当曳邹阳裾,愿拥文侯彗。

(0)

祁山歌上制帅闻敌退清水县作

祁山之西当太白,战士弯弓抱明月。

散烧烟火夜宿兵,遥见狼头一星灭。

明朝探骑前来报,为言敌死秦川道。

牌使前呼大队回,鹅车炮坐埋青草。

黄河口,清水头,水声呜咽河不流。

军中遗言更惨酷,灵夏名王亦屠戮。

中间被掠边丁苦,牧放牛羊食禾黍。

牛羊得食人转饥,日想南朝拜降去。

朝廷有道督府雄,三关之险风不通。

健儿长鎗及马腹,壮士劲弩当心胸。

帐犀前把石门隘,遥望红旗围尽解。

舆师等第喝银帛,三将同时赐金带。

凯还吹落桃花风,捷书屡奏甘泉宫。

纶巾萧然羽扇净,一字不说平夷功。

离鸿迤逦集中泽,鸦噪山田忙种麦。

七方新堡高插云,腐鼠何能更相嚇。

书生每夕翻青史,争战场中看千古。

狸亡虎灭自有期,天道何尝厌中土。

夹城云赤戈剑明,通衢夜白钟鼓清,更待公归戮力就太平。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