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形容那些心机深重、善于伪装,对人心计算的人。适用于各种场合,如工作、学习、社交等。
- 例句
- 1. 他总是装得很老实,其实心里很貉子。2. 这个人看似友善,其实是个大貉子。
- 基本含义
- 指狡猾、狡诈的人。
- 基本解释
◎ 貉子 háozi
(1) [racoon dog] 貉( hé)
(2) 的通称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貉子”相关的成语,如“貉绒贯朽”、“貉欺狼伤”等,可以帮助加深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和使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的笑容看起来很友善,但我觉得他是个大貉子。初中生:班上的班长表面上很和善,但实际上她是个心机很重的貉子。高中生:他们之间的友谊只是他的一场骗局,他是个彻头彻尾的貉子。
- 故事起源
- 关于“貉子”的故事有很多,其中一则是关于战国时期的故事。据说,有一天,齐国的国君在宫中养了一只貉子,这只貉子被人们称为“宫貉”。宫貉聪明灵活,能够模仿人的声音,所以齐国的国君非常喜欢它。后来,齐国的敌人赵国得知了这个消息,派人偷偷将宫貉偷走,并放到了赵国的宫中。宫貉在赵国的宫中也表现得非常聪明,能够模仿赵国国君的声音。于是,赵国国君对它非常宠爱。后来,赵国国君得知宫貉原来是齐国的,于是非常愤怒,派人将它杀死。这个故事就是源自于这个成语的故事背景之一。
- 英文翻译
1.racoon dog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动物“貉子”的形象,结合其狡诈的特点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貉子在偷偷摸摸地行动,暗中算计别人,从而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 详细解释
詈词。犹言貉崽。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惑溺》:“ 孙秀 降 晋 , 晋武帝 厚存宠之,妻以姨妹 蒯氏 ,室家甚篤。妻尝妒,乃駡 季 为貉子, 秀 大不平,遂不復入。”《北史·王罴传》:“闻閤外汹汹有声,便袒身、露髻、徒跣,持一白棒,大呼而出,谓曰:‘老羆当道卧,貉子那得过!’” 章炳麟 《新方言·释言》:“今 江 南 运河 而东,相轻贱则呼貉子。”
貉的通称。是一种重要的毛皮兽。外形似狐,毛棕灰色。穴居于河谷、山溪附近的疏林中。昼伏夜出,食鱼、鼠、蛙、虾、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