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买办的词语解释
买办的意思
拼音:mǎi bàn    注音:ㄇㄞˇ ㄅㄢˋ
基本解释

◎ 买办 mǎibàn
(1) [comprador]
(2) 旧时官府或豪富人家中管采购、办杂务的人
(3) 替外国资本家在本国市场上经营商业、银行业、保险业、工矿业、运输业等的中间人和经纪人
一时船上买办来了,账房的人也到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近义词

大办

英文翻译

1.comprador

详细解释

(1).购买,置办。《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都管领钧旨,自去关支银两,买办什物,打点完备。”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杂记下·四字》:“有一嫗善烹调,一僕善买办。” 老舍 《四世同堂》三八:“她须去买办东西,然后抱着火炉给大家烹调。”
(2).旧时负责采购或兼理杂务的差役。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贤达高风二》:“近者,买办行於外府,骚扰徧於穷乡。”《儒林外史》第一回:“这人姓 翟 ,是 诸暨县 一个头役,又是买办。”《红楼梦》第四六回:“他哥哥 金文翔 ,现在是老太太那边的买办。”
(3).专指轮船上主管载货、乘客业务的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一回:“便叫请船主,请买办,谁知都不在船上。” 沙汀 《航线》:“茶房们扮着鬼脸。船主和买办说的话,厨子们很难懂的。”
(4).外商初入 中国 通商时,所雇用的采买人或管事人。后指外国资本家在旧 中国 设立的商行、公司、银行等所雇用的 中国 经理。 洪深 《香稻米》第三幕:“想不到一个洋行里做小买办的人,会翻脸无情,下这样的毒手!” 徐特立 《怎样发展我们的自然科学》:“至于买办,传统的习惯性,必然会使其忽视科学技术的独立,一切重要技术问题如国防,一概依靠外国顾问。”

基本含义
指为了经济利益而充当外国势力的工具,出卖国家利益的人。
使用场景
买办一词通常用于批评那些出卖国家利益、背叛国家的人。在社会舆论中,这个词语常常用来指责那些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择手段,不顾国家和民族利益的人。
故事起源
买办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近代史的晚清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面临着列强的侵略和割地问题,一些中国商人和官员为了个人利益而与外国势力合作,出卖国家利益,这种行为被称为买办。买办现象的出现引起了广泛的批评和抵制,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社会现象。
词语结构
买办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买”意为购买,指代商人的行为;“办”意为办理,指代办事的行为。两个字合在一起,形成了买办这个成语,表示为了经济利益而背叛国家的行为。
例句
1. 这些买办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出卖国家的机密。2. 那些买办为了谋取暴利,不择手段地与外国势力勾结。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帮助记忆买办这个成语:1. 将买办这个成语与出卖国家利益的行为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形象的印象。2. 可以将买办这个成语与近代中国历史中的买办现象联系起来,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近代史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关于买办现象的历史背景和相关事件,了解更多关于买办的信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是买办,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出卖了国家。2. 初中生:我们应该警惕买办现象的出现,保护国家的利益。3. 高中生:买办是中国历史上的耻辱,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0)
诗文中出现“买办”的诗词

门有车马客

门有车马客,驾言来故里。

念子久不归,契阔近一纪。

主人延客坐,悲泣不得语。

移时叙寒暄,始复相尔汝。

借问邦族间,亲知今有几。

一一听客言,大非畴昔比。

壮者死行役,老者半为鬼。

前年困征徭,十户九冻馁。

去年坐买办,往往鬻妻子。

上司急诛求,鞭挞不少止。

贪吏寡仁恕,朘削至脑髓。

言罢各掩泣,张灯具鸡黍。

觞行三四酌,深竹映寒雨。

平明客登途,愁绪谁为理。

(0)

题南国风光画册十六首·其十三戴卖新蔬

五色缤纷一匾轻,沿途顶戴踏歌行。

末由买办居奇货,蔬果聊将小本营。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