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有漏的词语解释
有漏的意思
拼音:yǒu lòu    注音:ㄧㄡˇ ㄌㄡˋ
基本解释

佛教语。指世间一切有烦恼的事物。漏,或译为烦恼。《百喻经·毗舍闍鬼喻》:“诸魔外道諍篋者,喻於有漏中强求果报,空无所得。”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蓝摩国》:“今兹远遁,非苟违离,欲断无常,絶诸有漏。”《剪灯馀话·武平灵怪录》:“无缘不復劳烹飪,有漏从教老岁华。”

基本含义
指有缺陷或漏洞,不完美或不周全。
详细解释
指事物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或漏洞,不够完美或不够周全。比喻做事不细心,留下了疏漏。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人的工作、文章、计划等存在疏忽或不完善的地方。
故事起源
古代有位官员在修筑水利工程时,将灌溉渠道修得很好,一直到尽头都没有出现漏洞。他很自豪地对人们说:“我的渠道修得没有漏洞,一切都很完美。”然而,当他打开水闸后,发现渠道的尽头竟然没有水流出来。原来,在修筑渠道时,他只顾着修补漏洞,却忽略了渠道的出口,造成了渠道有漏而无水流出。从此以后,人们用“有漏”来形容事物存在的缺陷或不完美之处。
词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例句
1. 他的计划虽然有漏,但总体上还算不错。2. 这篇文章虽然有漏洞,但思想深刻。3. 他的演讲有漏,没有抓住重点。
记忆技巧
可以将“有漏”拆分为“有”和“漏”,并联想到修筑渠道时的故事。同时,可以用例句来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意义的成语,如“有缺憾”、“有疏漏”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写作业的时候,有时候会有漏字。2. 初中生:老师批改我的作文时指出了很多有漏洞的地方。3. 高中生:我在准备考试的时候发现自己有漏掉一些重要知识点。4. 大学生:我在写论文的时候要注意避免有漏洞的论证。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们要尽量避免有漏洞的决策和计划。
(0)
诗文中出现“有漏”的诗词

楞严经偈

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

想澄成国士,知觉乃众生。

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

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

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

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

色想结成尘,精了不能彻。

如何不明彻,于是获圆通。

音声杂语言,但伊名句味。

一非含一切,云何获圆通。

香以合中知,离则元无有。

不恒其所觉,云何获圆通。

味性非本然,要以味时有。

其觉不恒一,云何获圆通。

触以所触明,无所不明触。

合离性非定,云何获圆通。

法称为内尘,凭尘如有所。

能所非遍涉,云何获圆通。

见性虽洞然,明前不明后。

四维亏一半,云何获圆通。

鼻息出入通,现前无交气。

支离匪涉入,云何获圆通。

舌非入无端,因味生觉了。

味亡了无有,云何获圆通。

身与所触同,如非圆觉观。

涯量不冥会,云何获圆通。

知根杂乱思,湛了终无见。

想念不可说,云何获圆通。

识见杂三和,话本称非相。

自体先无定,云何获圆通。

心闻洞十方,生于大因力。

初心不能入,云何获圆通。

鼻息本权机,祇令摄心住。

住成心所住,云何获圆通。

说法弄音文,开悟先成者。

名句非无漏,云何获圆通。

持犯但束身,非身无所束。

元非遍一切,云何获圆通。

神通本宿因,何关性分别。

念缘非离物,云何获圆通。

若以地性观,坚碍非通达。

有为非圣性,云何获圆通。

若以水性观,想念非真实。

如如非觉观,云何获圆通。

若以火性观,厌有非真离。

非初心方便,云何获圆通。

若以风性观,动寂非无对。

对非无上觉,云何获圆通。

若以空性观,昏钝先非觉。

无觉异菩提,云何获圆通。

若以识性观,观识非常住。

存心乃虚妄,云何获圆通。

诸行是无常,念性元生灭。

因果今殊感,云何获圆通。

我今白世尊,佛出婆娑界。

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

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

离苦得解脱,良哉观世音。

于恒沙劫中,入微尘佛国。

得大自在力,无畏施众生。

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

救世悉安宁,出世获常住。

我今启如来,如观音所说。

譬如人静居,十方俱击鼓。

十处一时闻,此则圆真实。

目非观障外,口鼻亦复然。

身以合方知,心念纷无绪。

隔垣听音响,遐迩俱可闻。

五根所不齐,是则通真实。

音声性动静,闻中为有无。

无声号无闻,非实闻无性。

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

生灭二圆离,是则常真实。

纵令在梦想,不为不思无。

觉观出思惟,身心不能及。

今此娑婆国,声论得宣明。

众生迷本闻,循声故流转。

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

岂非随所沦,旋流获无妄。

阿难汝谛听,我承佛威力。

宣说金刚王,如幻不思议。

佛母真三昧,汝闻微尘佛。

一切秘密门,欲漏不先除。

畜闻成过误,将闻持佛佛。

何不自闻闻,闻非自然生。

因声有名字,旋闻与声脱。

能脱欲谁名,一根既返源。

六根成解脱,见闻如幻翳。

三界若空花,闻复翳根除。

尘消觉圆净,净极光通达。

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

犹如梦中事,尘登如在梦。

谁能留汝形,如世巧幻师。

幻作诸男女,虽见诸根动。

要以一机抽,息机归寂然。

诸幻成无性,六根亦如是。

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

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

尘垢应念消,成圆明净妙。

馀尘尚诸学,明极即如来。

大众及阿难,旋汝倒闻机。

反□□自性,性成无上道。

圆通实如是,此是微尘佛。

一路涅槃门,过去诸如来。

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

今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

当依如是法,我亦从中證。

非唯观世音,诚如佛世尊。

訋我诸方便,以救诸末劫。

求出世閒人,成就涅槃心。

观世音□□,自馀诸方便。

皆是佛威神,即事舍尘劳。

非是长修学,浅深同说法。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愿加被未来,于此门无惑。

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难。

及末劫沈沦,但以此根修。

圆通超馀者,真实心如是。

(0)

游清泉寺

路绕苍松迥,寺俯清泉幽。

况复得佳友,来游当杪秋。

情随水声远,兴挟山光浮。

两涧涉游足,双峰睇吟眸。

陆寻虞监宅,林访袁家丘。

徘徊念畴昔,感叹罢冥搜。

古今如大梦,身世一浮沤。

不悟无生乐,终缠有漏忧。

晤言资道侣,冥理契缁流。

咄嗟已成累,竟动故园愁。

(0)

弥陀寺饭僧作

结夏依寂居,随缘憩脩轸。

宅惭周颙舍,米待郗超损。

僧衬鸣钟集,佛供导幡引。

霜研给孤麦,玉琢摩候菌。

慈禽恋清呗,怖鸽驯馀赈。

敢持有漏因,仰觊无生忍。

曾是夙力馀,内观了何朕。

追往踪既失,希来业难尽。

毋以罪福求,幻身同兹泯。

(0)

彦周见和复答

既有疾可示,非是都无疾。

如春有阳燄,渴鹿想为湿。

以君足疾苦,例我痛腰脊。

忍痛而曰空,触墙为无壁。

此论盖四座,闻者皆屏息。

吾闻有漏躯,有病资药石。

漏尽病乃除,其神则无隙。

譬如出矿金,万锻受锤击。

妙哉迂开老,辩博见才力。

种性能文章,怒骂成诗什。

荆山玉抵鹊,而为路人惜。

此诗不辞和,而药不厌乞。

又如梦中人,饥而获饮食。

觉来辄大笑,饥饱两俱失。

以是知法空,妄尽方自释。

解空如佛言,不许离声色。

(0)

行香子

长夜迢迢,落叶萧萧。纸窗儿、不住风敲。

茶温烟冷,炉暗香消。正小庭空,双扉掩,一灯挑。

愁也难抛,梦也难招。拥寒衾、睡也无聊。

凄凉景况,齐作今宵。有漏声沉,铃声苦,雁声高。

(0)

行路难二十篇并序.第十七章明法性平等·其十七

君不见法性无知不可说,有漏无漏并虚通。

虽复乖差作诸地,寻其本际尽皆同。

亦复无同可同法,亦不以空持作空。

若欲知斯殊妙道,但自穷搜五阴丛。

如实无来亦无去,亦不的在六情中。

即是无原真法界,湛然常存无始终。

行路难,路难苦乐何未央。

时往西方无量寿,或复托化现东方。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