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怒发。《素问·气交变大论》:“东方生风,风生木……其变振发,其灾散落。” 王冰 注:“振,怒也,发,出也。”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文章三》:“ 坡翁 此志,笔力跌荡振发,风起水涌,真足以发扬之。”
(2).犹显扬,发扬。 唐 刘禹锡 《送前进士蔡京赴学究科》诗:“耳闻战鼓带经锄,振发名声自里閭。”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正阳门庙》:“中间销沮异谋,振发忠义,以助成圣纪者,其功不小也。”
(3).振作,奋发。 清 褚人穫 《坚瓠馀集·木刻孔明像》:“ 高宗 南渡之后,偏安 江 左,委靡頽坠,不能振发恢復疆土以雪仇。” 章士钊 《苏报案始末记叙》:“然若言论长此奄奄无生气,将见人心无从振发。”
(4).抒发。 明 李东阳 《<南行稿>序》:“览形胜,玩境物,输写情况,振发其抑鬱,而宣其和平,亦岂非一时之乐哉!”
(5).赈济发放。 宋 范仲淹 《奏灾后合行四事》:“虽民委沟壑,而仓廪空虚,无所振发。” 宋 苏轼 《论河北京东盗贼状》:“常平之粟,累经振发,所存无几矣。”
- 基本含义
- 振奋起来,发奋努力。
- 详细解释
- 振发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振”意为振奋、鼓舞,表示精神振奋;“发”意为发奋、努力,表示积极行动。振发的基本含义是指在某种情境下,个体或团体因受到外界的鼓舞或激励而振奋起来,积极努力去达到目标。
- 使用场景
- 振发常用于描述个人或集体在面对困难、挑战或压力时,能够积极迎接挑战,鼓起勇气,奋发努力,不畏艰难,全力以赴去完成任务或达到目标。这个成语常被用于激励他人,鼓舞士气,提醒人们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行动。
- 故事起源
- 关于振发的故事并不多见。根据文献记载,该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中,其中一则短篇故事描述了一个年轻人在困境中振奋起来,努力克服困难的故事。这个故事反映了振发的基本含义,激励人们在逆境中保持积极的态度。
- 词语结构
- 振发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振”和动词“发”组成。其中,“振”是动词,表示振奋、鼓舞;“发”也是动词,表示发奋、努力。两个动词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动宾短语,表示振奋起来,发奋努力。
- 例句
- 1. 面对困境,他振发了巨大的勇气,勇往直前。2. 在考试前夜,她振发精神,通宵备考。3. 团队成员在面对挑战时,共同振发出顽强的斗志。
- 记忆技巧
- 记忆振发这个成语可以使用“振奋+发奋”来帮助记忆。振奋表示精神振奋,发奋表示积极行动。通过将这两个词联系在一起,形成振发这个成语的意义,可以更容易地记住其含义。
- 延伸学习
- 振发是一个与激励、努力、积极心态相关的成语。在学习中,可以进一步了解与振发相关的成语,如振奋人心、奋发图强等。这些成语都可以帮助我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努力奋斗。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比赛中,我振发出勇气,努力跑完了全程。2. 初中生:面对挑战,我们应该振发斗志,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3. 高中生:即将面临高考,我要振发全身力量,全力以赴,争取上一个好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