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支吾的词语解释
支吾的意思
拼音:zhī wú    注音:ㄓㄧ ㄨˊ
基本解释

◎ 支吾 zhīwu
[prevaricate;equivocate] 用含混的话搪塞
支吾回答

近义词

敷衍、马虎、搪塞、苟且、将就、草率、塞责、应付

英文翻译

1.prevaricate; equivocate; hum and haw

详细解释

亦作“ 支梧 ”。亦作“ 支捂 ”。1.犹支撑。抵挡;支持住不倒下。《旧五代史·僭伪传三·孟知祥》:“ 知祥 虑 唐 军骤至,与 遂 閬 兵合,则势不可支吾。” 宋 司马光 《乞进呈文字第四札子》:“况今已立秋,兼臣自体当得筋力差胜於前,可以支梧。只是无人扶掖,全拜起不得。”《朱子语类》卷一○八:“如人病寒下热药,少间又变成燥势;及至病热下寒药,少间又变得寒。到得这家计坏了,更支捂不住。” 元 杨显之 《潇湘雨》第三折:“这路崎嶇,水縈紆,急得我战钦钦不敢望前去;况是棒疮发,怎支吾?” 清 黄宗羲 《朱康流先生墓志铭》:“先生屈其经世之业,以支吾八口,泊然不见喜愠之色。” 康濯 《灾难的明天》:“ 春妮子 一扭身支吾着走了。她全身冰冷,没一点劲,回到家里俯在炕上躺着。”
(2).引申为抗拒。 唐 元稹 《有唐赠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铭》:“词色朗厉,若不可支梧。” 元 无名氏 《冻苏秦》第二折:“逼得得他忍飢受冷,并不敢半句支吾。”
(3).对付;应付。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一:“西贼姦计,大未可量,朝廷当奬励逐路帅臣,豫作支吾。”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格局》:“如此时此际文情艰澁,勉强支吾,则朝气昏昏,到晚终无晴色,不如不作之为愈也。”《红楼梦》第一○一回:“﹝ 凤姐 ﹞见过 王夫人 ,支吾了一件事,便过来到 寳玉 房中。”
(4).排遣。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纵然酬得今生志,着甚支吾此夜长?”
(5).讲话含混躲闪;用含混闪烁的话搪塞。《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饮食中间, 冯公 问其乡贯出身, 承信 言语支吾,似有羞愧之色。”《古今小说·李秀卿义结黄贞女》:“日则同食,夜则同卧,如此三年, 英臺 衣不解带, 山伯 屡次疑惑盘问,都被 英臺 将言语支吾过了。” 巴金 《家》三三:“五婶向他追问,他总是一味支吾,后来五婶追问得急了,他才说是弄掉了。” 郭沫若 《南京印象》十二:“由七点到十二点,足足有五个钟头。大员们的种种拖延或支吾,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意义!”
(6).犹豫,踌躇。 宋 王明清 《挥麈馀话》卷二:“ 张太尉 冷笑:‘我别有道理。待我遮里兵才动,先使人将文字去与番人。万一支吾不前,交番人发人马助我。’”《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一番信到,一番使妾倍支吾;几度诗来,几度令人添寂寞。”
(7).窘迫局促。 清 戴名世 《范增论》:“ 项王 欲自帝,则有 义帝 在也;既王诸将,而己亦称王,则无以自别异,於是立号为 西楚霸王 。盖其情见势絀,支吾甚矣。”

基本含义
支吾指的是说话含糊不清、言不由衷、支支吾吾、含混不清。
使用场景
支吾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回答问题或表达意见时含糊不清、模棱两可、不敢直接表达自己观点的情况。它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回避问题、不坦诚相对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自己在面对尴尬或困惑时表达不清楚的情况。
故事起源
支吾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左传》。据说,在古代中国,有一位名叫子产的贤人,他因为在政治上不愿意妥协而被迫辞职。当他被问到是否愿意重新担任职务时,他回答说:“吾有支,吾无支。”这种含糊不清的回答被人们称为“支吾”,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一个成语。
词语结构
支吾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支”和“吾”分别代表了含糊不清、言不由衷、支支吾吾、含混不清的意思。
例句
1. 他就是个善于支吾的人,从来不敢直接回答问题。2. 这个政治家在面对难题时总是支吾其词,不敢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支吾”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说话时含糊不清、模棱两可、支支吾吾,形象地展示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与之相关的成语,如“支支吾吾”、“含糊其辞”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回答问题时总是支吾不清,让老师很生气。2. 初中生:面试时,他因为支吾的回答而没能获得这个工作机会。3. 高中生:政治家在面对记者的提问时常常支吾其词,不敢明确回答。4. 大学生:有些人喜欢支吾其词,逃避责任和承诺。5. 成年人:在处理问题时,我们应该坦诚相对,而不是支吾其词。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支吾”这个成语。
(0)
诗文中出现“支吾”的诗词

双石

苍然两片石,厥状怪且丑。

俗用无所堪,时人嫌不取。

结从胚浑始,得自洞庭口。

万古遗水滨,一朝入吾手。

担舁来郡内,洗刷去泥垢。

孔黑烟痕深,罅青苔色厚。

老蛟蟠作足,古剑插为首。

忽疑天上落,不似人间有。

一可支吾琴,一可贮吾酒。

峭绝高数尺,坳泓容一斗。

五弦倚其左,一杯置其右。

洼樽酌未空,玉山颓已久。

人皆有所好,物各求其偶。

渐恐少年场,不容垂白叟。

回头问双石,能伴老夫否。

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

(0)

病秋

年年颇诧逢秋健,今日秋来兴渐孤。

不独穷愁畏摇落,即防衰骨费支吾

惊心屡却青菱镜,避客兼嗔白玉壶。

犹有苦吟成宿业,此生那用借诗扶。

(0)

观瀑图

一派银河倾碧落,耳根于此洗尘嚣。

要知尽日支吾处,五老峰前三峡桥。

(0)

三谣·其一蟠木谣

蟠木蟠木,有似我身。不中乎器,无用于人。

下拥肿而上辚菌,桷不桷兮轮不轮。

天子建明堂兮既非梁栋,诸侯斲大辂兮材又不中。

唯我病夫,或有所用。

用尔为几,承吾臂支吾颐而已矣。

不伤尔性,不枉尔理。尔怏怏为几之外,无所用尔。

尔既不材,吾亦不材,胡为乎人间裴回?

蟠木蟠木,吾与汝归草堂去来。

(0)

送鲍子寿宝庆教授

吾闻陈后山,两为彭城教。

先生新安人,历岁董卿□。

□□晚颍州,日与坡老乐。

君今实似之,往食邵阳稍。

□□□□□,□□□□□。

吾闻徐孝节,教授家山阳。

其名闻于朝,其行高□□。

□□大书之,特褒宣德郎。

君今讵止此,即日鹓鹭行。

□□□□□,□□□□□。

戊午秋七月,予泛洞庭湖。

君山朝欲曙,武口日未□。

□□怒蛟龙,忠信堪支吾

君胸有所挟,浮湘吊苍梧。

□□□□□,□□□□□。

长沙十二县,东西湘江夹。

君才岳麓高,君心洞庭□。

□□古邵州,青灯萃儒帢。

循循善诱人,不必剑□□。

君往隶邵学,近接濂翁州。

君居长徽学,晦翁之故丘。

颜曾思生鲁,孟子生于邹。

君其邹鲁人,天畀邹鲁游。

(0)

百字令.青州阅武偶成

竹符铜虎,是何人管领,东方千骑。

画戟雕戈霜万叠,独让些些麈尾。

璧月辞櫜,莲花离匣,马足寒飙起。

雷奔电击,一麾波静如洗。

屈指斧钺行边,楼船横海,济甚人间事。

涂抹支吾天地老,眼底英雄而已。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自是真男子。

向微管仲,吾其被发人矣。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