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促拍常用于形容催促他人或自己行动,特别是在时间紧迫或任务紧急的情况下。它可以用于各种场合,包括工作、学习、生活等。例如,你可以用促拍来表示催促同事完成工作任务,或者用促拍来形容自己在考试前夕加紧复习。
- 例句
- 1. 老师促拍着我们加快写作速度。2. 项目经理促拍着团队成员加班加点完成任务。3. 我们需要促拍自己提高学习效率。
- 基本含义
- 促使、催促
- 基本解释
节奏急促的乐曲。 宋 张表臣 《珊瑚钩诗话》卷二:“乐部中有促拍催酒,谓之《三臺》。 唐 士云:‘ 蔡邕 自侍书御史,累迁尚书,不数日间,遍歷三臺。乐工以 邕 洞晓音律,故製曲以悦之。’”词曲中亦有冠以“促拍”之曲调名。如词中有《促拍采桑子》、《促拍满路花》;北曲《般涉调》中有《促拍令》,亦称《急曲子》。 宋 柳永 《浪淘沙令》词:“促拍尽随红袖举,风柳腰身。” 清 洪昇 《长生殿·舞盘》:“此曲散序六奏,止有歇拍而无流拍。中序六奏,有流拍而无促拍。”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促拍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研究其他与音乐有关的成语,比如“指挥若定”、“音调高下”等。这样可以丰富你的汉语词汇,并加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促拍我们写好作业。2. 初中生:家长促拍我多参加课外活动。3. 高中生:老师促拍我们努力备考高考。4. 大学生:导师促拍我加快科研进度。5. 成年人:老板促拍我们加班加点完成任务。
- 故事起源
- 促拍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古代的音乐表演。在古代,人们在演奏音乐时,常常需要一个指挥者来给予节奏和指导。指挥者常常使用手中的指挥棒或拍子来敲打以示节奏。因此,促拍这个成语的意义也就衍生出来,表示催促或促使他人行动。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促拍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指挥者在舞台上用拍子敲打着给予节奏,催促演奏者们进行表演。这样的场景可以帮助记忆促拍的意义和用法。
- 词语结构
- 促拍属于动宾结构,其中“促”是动词,意为促使;“拍”是宾语,意为拍打、击打。
- 详细解释
- 促拍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促”意为促使、催促,“拍”意为拍打、击打。促拍的基本含义是催促或促使某人或某事物进行某种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