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世界或个人面临灾难、毁灭或终结的情境。可以用来描述自然灾害、战争、疫情等造成的巨大破坏或毁灭。
- 例句
- 1. 这场战争带来了末日般的毁灭。2. 那场地震给这个城市带来了末日般的景象。
- 基本含义
- 指世界末日或灭亡的日子。
- 基本解释
[释义]
(名)基督教指世界的最后一天,泛指死亡或灭亡的日子(含贬义)。
[构成]
偏正式:末(日
[例句]
敌人的末日来临了。(作主语)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世界各地关于末日的不同文化观念和预言,比如《圣经》中的启示录、《末日崩塌》等影视作品。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场大火把整个森林变成了末日。2. 初中生:战争给这个国家带来了末日般的破坏。3. 高中生:疫情期间,人们的生活仿佛进入了末日一样。4. 大学生:这场地震让整个城市化为了末日的废墟。
- 故事起源
- 末日一词最早出现在基督教《圣经》中,描绘了世界末日的场景。在中国文化中,末日的概念也逐渐被引入,并与中华文化中的灾难、毁灭等概念相结合。
- 英文翻译
1.{基督教} doomsday; Day of Judgment; Judgment Day
2.{宗} 世界末日 lastday
3.(死亡或灭亡的日子) end; doom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末日”与世界末日的场景联系起来,想象一下灾难性的结局或毁灭性的事件,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末”和“日”。
- 详细解释
◎ 末日 mòrì
(1) [doomsday;Judgment Day]∶基督教教义中称世界毁灭那一天
(2) [end]∶事物结束或消亡的日子
我那时的感觉就是末日来临
(1).基督教谓世界最后毁灭的日子。泛指死亡或灭亡的一天。 邹韬奋 《在天津的一个夜里》:“一切的侵略者与走狗们,你们的末日来了。” 艾青 《大西洋》诗:“这些人在等待着最后的审判,他们的末日很快就要来临。” 曹禺 《王昭君》第四幕:“神鹰呀,你的末日到了!”参见“ 末日审判 ”。
(2).最后一天。 刘大白 《红色的新年》诗:“一九一九年末日底晚间,有一位拿锤儿的,一位拿锄儿的,黑漆漆地在一间破屋子里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