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投笏的词语解释
投笏的意思
拼音:tóu hù    注音:ㄊㄡˊ ㄏㄨˋ
使用场景
投笏一词常用于形容愤怒、失望或悔恨的情绪。可以用来描述个人在面对不公正待遇、挫折或错误决策时的表达方式。也可以用来形容对社会不公平现象或不合理制度的不满和抗议。
例句
1. 他因为被冤枉而愤怒不已,当众投笏表示对冤屈的不满。2. 老师对学生的懒散态度感到失望,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投掷了手中的笏板。
基本含义
指愤怒、失望或悔恨时,投掷手中的笏板,表示不满或悔过。
基本解释

同“ 投版 ”。 明 章懋 《送郑尚书》诗:“投笏远辞丹凤闕,棹舟闲过 白鸥汀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古代官员的仪仗和礼仪,以及古代朝廷的政治文化。还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投袂而起”、“投鞭断流”等,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当我听到老师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我感到非常失望,差点投笏。2. 初中生:考试成绩出来后,我发现自己没能考好,感到非常愤怒,差点投笏。3. 高中生:当我看到社会上的不公平现象时,我感到非常不满,差点投笏。
故事起源
《汉书·外戚传》中记载了一个关于投笏的故事。当时,西汉宣帝刘询的外戚王氏家族在朝廷上拥有很大的权力。有一次,王氏家族的一个成员因为官位被降低而感到愤怒,当众投掷手中的笏板,表示对皇帝的不满。这个故事被后人引用,成为了形容不满和悔过的成语。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将“投笏”与“愤怒”、“失望”等情绪联系在一起,想象自己手中拿着笏板,然后投掷出去,表示对不满或悔过的表达方式。
词语结构
投笏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投”和名词“笏”组成。动词“投”表示投掷,名词“笏”表示古代官员在朝廷上使用的一种仪仗。
详细解释
投笏是古代官员在朝廷上使用的一种仪仗,用来表示官职和身份的象征。当官员因为愤怒、失望或悔恨而无法忍受时,会将手中的笏板扔掉,以表示自己的不满或悔过。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人在遭受挫折或不公正待遇时,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方式。
(0)
诗文中出现“投笏”的诗词

送韦提学致仕还家二首·其二

老我方投笏,先生复挂冠。

世途机阱险,吾道应酬难。

蜗角閒争懒,槐柯短梦阑。

扁舟欣抵岸,沧海任狂澜。

(0)

题画四首·其二

云依草屋青山里,水绕孤村绿树边。

我爱此中风物好,几人投笏作神仙。

(0)

送郑尚书

一鸿天外去冥冥,峻节孤风耸在庭。

投笏远辞丹凤阙,棹舟閒过白鸥汀。

午桥事往名犹在,昼锦诗传德愈馨。

愧我欲归归未得,金华山色梦中青。

(0)

陈莹中由左司谏谪廉相见于兴化同渡湘江宿道林寺夜论华严宗

范韩醉倒眠荒丘,撼之不应民始愁。

天生公副天下望,雷霆声名塞九州。

立朝严冷传铁面,坐令鼠辈惊鱼头。

上前论事伤太直,逆鳞投笏来南陬。

长沙共渡一水碧,中流笑语惊沙鸥。

湘西古寺夜对榻,高论自破千人浮。

华藏法界在掌握,遇缘即宗甘自由。

世惊海隅在万里,我视阎浮同一沤。

坐中忽举毗卢印,印海印毛皆遍周。

大哉此法本无碍,从公一游容我不。

(0)

林见素出殡感伤二首·其二

乔岳颓乡望,悲风动士林。

三孤酬晚遇,再疏遂初心。

归老同投笏,论文每盍簪。

追思丽泽处,执绋泪沾襟。

(0)

喜中都司理兄参军兄解官同归

古贸山长在,濠梁客始归。

楝花双树合,杨柳五株微。

兄弟争投笏,乾坤共拂衣。

承家元有禄,宗族幸无饥。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