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于描述一个人身体虚弱、容易生病,或者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时缺乏坚持和勇气的特点。可以用在日常生活、工作场合或者文学作品中。
- 例句
- 1. 他身体很弱,经常生病,真是个弱骨。2. 别看他个子小,但他可不是个弱骨,很有勇气和毅力。
- 基本含义
- 指体弱多病的人,也用来形容软弱无能的人。
- 基本解释
(1).骨柔软。喻不争竞,不露锋芒。《列子·汤问》:“柔心而弱骨,不骄不忌。”
(2).柔细的骨骼。 汉 王粲 《七释》:“丰肤曼肌,弱骨纤形。”《西京杂记》卷一:“ 昭仪 弱骨丰肌,尤工笑语。” 南朝 梁简文帝 《七励》:“舒蛾眉之窈窕,委弱骨之逶迤。”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一:“乌凤如喜鹊,色紺碧,颈毛类雄鸡鬃,头有冠,尾垂二弱骨,各长一尺四五寸,大略如凤。”
(3).伶仃瘦骨。 巴金 《和读者谈<家>》:“我一九四二年回 成都 见到了她,她已经成了一个‘弱骨支离’的‘老太婆’了。”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坚韧精神相关的成语,如“坚韧不拔”、“刚毅不屈”等,以丰富词汇量,并加深对这些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体质不好,经常生病,真是个弱骨。2. 初中生:别看他个子小,却是个弱骨,面对困难总是退缩。3. 高中生:她虽然身体不好,但是她的意志坚定,绝不是个弱骨。4. 大学生:他在学术研究上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他不是个弱骨,一直坚持下去。5. 成年人:面对生活的挫折,我们不能成为弱骨,要有坚韧的心态去面对。
- 故事起源
- 《汉书·杨震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杨震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官员,他身体虚弱,经常生病。但是他非常勤奋,努力工作,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后来,他的敌人嫉妒他的才能,就诬陷他贪污受贿。当时的皇帝信以为真,下令将杨震处死。杨震死前说:“我虽然是个弱骨,但是我心中有坚韧的骨头。”后来,人们就用“弱骨”来形容杨震的坚韧精神。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弱骨”与杨震的故事联系起来记忆。想象杨震虽然身体虚弱,但内心却有坚韧的骨头,勇敢地面对困难。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结构简单明了。
- 详细解释
- 成语“弱骨”由“弱”和“骨”两个字组成,意思是指体弱多病的人。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软弱无能的人,表示他们缺乏坚韧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