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帖耳的词语解释
帖耳的意思
拼音:tiē ěr    注音:ㄊㄧㄝ ㄦˇ
基本解释

(1).耳朵下垂,驯服的样子。 唐 韩愈 《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明 方孝孺 《杨乔赞》:“捕虎者未尝畏其为虎,故帖耳妥尾,而惟吾之擒。知其为虎而畏之,则必为所噬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潍水狐》:“驴之为物龎然也……倘执束芻而诱之,则帖耳辑首,喜受羈勒矣。”
(2).贴近耳边。 宋 梅尧臣 《戏答持烛之句依韵和永叔》:“红烛射眸从结客,清歌帖耳苦怜翁。”

基本含义
形容人言听计从,完全听从别人的意见或指示。
详细解释
帖耳的字面意思是“贴着耳朵听”。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完全听从别人的意见或指示,毫无意见和反抗之意。这种听从可以是出于对别人的尊重,也可以是出于自己对某个人或某个事物的崇拜和追随。
使用场景
帖耳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对某个人或某个事物的绝对听从,毫无顾虑地完全接受和执行别人的意见或指示。常见的使用场景包括:1. 形容学生对老师的言传身教完全听从,没有任何质疑和反抗。2. 形容员工对领导的决策和安排完全听从,毫不犹豫地执行。3. 形容崇拜某个偶像的粉丝对其言行完全听从,盲目追随。
故事起源
帖耳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名叫战国时期的大将军白起。相传有一次,白起召集了一群将领商讨战略,但其中一位将领却对白起的计划提出了异议。白起不悦,当场斩杀了这位不听指挥的将领,并对其他将领说:“你们要像耳朵一样贴着我听话。”从此,帖耳这个成语就流传了下来,用来形容人们对上级的绝对听从。
词语结构
帖耳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帖”是动词,意为“贴着”;“耳”是宾语,意为“耳朵”。
例句
1. 他对老师的话完全帖耳,从来不敢有任何异议。2. 这个员工一向帖耳听从领导的安排,所以深受领导的赏识。3. 她对她崇拜的偶像完全帖耳,无论偶像做什么她都觉得是对的。
记忆技巧
记忆帖耳这个成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1. 将“帖”和“耳”分开记忆,帖字形似人贴在一起的样子,耳字是耳朵的意思。2. 可以想象一个人贴着耳朵听,完全听从别人的指示。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帖耳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听从相关的成语,例如:1. 人云亦云:形容人们盲目跟风,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2. 言听计从:形容人完全听从别人的意见或指示。3. 心悦诚服:形容心甘情愿地接受别人的意见或指示。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什么,我们都帖耳听从,不敢有任何违反规定的行为。2. 初中生:班长交代的任务我们都帖耳听从,毕竟他是我们的领导。3. 高中生:老师的建议我们都帖耳听从,因为她是资深教师,经验丰富。4. 大学生:导师的指导意见我们都帖耳听从,毕竟他是我们的指导老师。
(0)
诗文中出现“帖耳”的诗词

劳山白云洞

千松万松何离奇,千石万石何累垂。

松寻石罅逞夭矫,石凌松上争厜㕒。

主峰一石最奇崛,俯首乃受松之欺。

直据其巅盬其脑,苍髯恣肆鳞之而。

左轩一石势崱峛,蛟背如立湘妃危。

右伏一石于菟卧,不甘帖耳形耏耏。

两株鸭脚那肯让,腾空四散青珊枝。

道人何年觊天奥,梯以石栈支以。

阴崖不借鬼斧劈,?穾应是天工施。

门前双峰屹相向,崭如头角真嶷嶷。

沧溟万里泻澒洞,直来脚底如奔驰。

我当重九命山屩,杖藜犹待人扶持。

骨酸趾茧乃得到,冥搜不觉忘辛疲。

西峰亏蔽日易落,结璘早射长空辉。

银鳞倒倦云万叠,谡谡时有西风吹。

为我送云东海去,好教鸡唱看朝曦。

(0)

松文清公虎字歌

仁宗至仁容直谏,文清在朝时拜章。

朴忠颇不识忌讳,亦有谣诼多中伤。

清名伟节动中外,每以尺箠笞戎羌。

边庭卧护烽堠静,帖耳受驱如犬羊。

生无他嗜苦嗜酒,烧春痛吸不择偶。

醉酣兴发作虎字,字大于身胆如斗。

寻丈以外一笔成,山摧谷动雷雨倾。

雄强蓄势跳跃出,得虎生气匪以形。

悬之幽堂风夜吼,老魅走避儿童惊。

爱公书者摩挲极,公之所重非翰墨。

藜藿不采众慑伏,淮南寝谋赖汲直。

鼎湖龙去四海恸,公亦骑箕侍帝侧。

狐狸琐琐如弗问,貙罴吞噬浩莫测。

纷纭世事已十年,惨淡风烟想颜色。

即今尘壁剩钜幅,不敢逼视坐叹息。吁嗟乎!

怒猊渴骥妙绝伦,书中之圣自有人,守在四夷谁虎臣。

(0)

病虎行

长风吹谷白日暗,旷野人稀云黯澹。

狐狸啸舞豺狼嘷,病虎妥尾行蓬蒿。

天寒泉冻山骨高,皮枯髀痒霜爪搔。

纷纷晴雪爮落毛,垂头帖耳身腥臊。

群鸦槎牙噪古木,燐火半青新鬼哭。

走麇过前不能逐,目视眈眈蹲朴?。

毛风血雨天地肃,何日跳踉看食肉。

天生万物有盛时,当年一啸天助威。

坐看云起行引儿,当涂宁复论老罴。

一朝老去守岩窦,落叶满山冰雪后。

壮心空在筋力疲,寂寞长饥眠白昼。

古来豪杰多沈沦,不用为鼠皆若人。

范雎折胁西入秦,内史长叹田甲嗔。

可怜百兽为披靡,转顾不如圈中豕。

男儿奋跲亦渠似,肯复虚为倚崖死。

君不见南山白额曾报恩,墙头金枕投何人。

(0)

送吴制军至三水因纪昔游作百韵赠别

未别不忍言,将别常蹙蹙。

旌旗在前路,不获展心曲。

维时月在午,雨潦犹未足。

高原土尚坼,平野苗稀绿。

处处桔槔声,未敌炎蒸酷。

斗米逾百钱,农夫遂枵腹。

忆公下车始,颇亦忧饘粥。

旧染污未除,遐陬莽犹伏。

冥心运元化,大力旋坤轴。

三江匝五岭,九载皆秋熟。

西开官田戍,东建花城筑。

海滨弛苛禁,万艘衔舻舳。

贵贱通有无,梯航极倭竺。

珍奇溢都市,技巧眩心目。

南溟潮汐地,岛屿浮如鹜。

潮生尽淹浸,及退仍为陆。

船行洲渚下,支络相洄澓。奸徒棹?䑠,捷径飞驰逐。

意外一疏防,坦途闻叫哭。

自公严汛守,尺守皆有属。

摇飏芦苇外,雕戈间红纛。

徒旅晓夕行,孤客投灯宿。

相谓百年来,太平此时独。

海关新榷税,使者忧盈缩。

算课及渔舟,弃舟乃无屋。

妻儿爨野岸,寝处巢林木。

减米获生全,赖公为补牍。

牂牁数千里,发源自滇筑。

攒峰割云日,铦利侔刀镞。

盘据百粤西,大半苗蛮族。

君长世相承,中华频改卜。

其人殊倔强,其性同麋鹿。

得失几微间,赴死如蛾烛。

有明中叶后,每每用杀戳。

泰山压群卵,安有不摧覆。

于德乖好生,于武为已黩。

内地况骚然,所得焉足赎。

岂闻抵恶鸟,辄以荆山玉。

公威久已著,更用恩为育。

召其黠桀者,赐坐与酒肉。

貂裘及锦带,照曜归穷谷。

传谕与而曹,邻好宜修睦。

毋自启衅端,祸及诸伯叔。

君长咸感怀,稽首望辇毂。

边烽绝无警,一路蒙公福。

粤于丙丁际,后乱而先复。

五营与有劳,恃功颇难畜。

前人务优容,军政渐不肃。

及公明号令,童牛初就牿。

戢其骄悍气,帖耳事轮辐。

亲随多骁健,功在征闽录。

夹持类蓬麻,臂指从所欲。

乃知养士效,远虑素所蓄。

从来成功人,土视金与粟。

恩赏既以行,有罚敢不服。

公令重如山,其照明如旭。

东西山海隅,萑苻罔遗毒。

朝发夕已擒,群奸畏神速。

大象本无形,政理难更仆。

睹此一方民,安和异曩夙。

足知良工苦,非取悦时俗。

往者破厦门,举世共瞻瞩。

谋断本独行,功成让先告。

是知大臣心,舍己期相勖。

世人见浅近,事事求表暴。

安识国手棋,下着关全局。

粤疆乱甫定,培养宜先笃。

休息以无为,治世之蔘茯。

去其害马者,所以称良牧。

老眼阅古今,或颇辨麦菽。

识时在俊杰,屈指不五六。

怀刺每生毛,素耻事干渎。

长揖入军门,荷公不见督。

疏狂谬宾礼,啸咏无拘束。

尚记数年前,维舟值秋菊。

在坐王将军,酒阑命笺幅。

中间置几砚,杯斝罗四角。

联诗公首唱,以次相赓续。

一人操笔吟,二客飞觞促。

雕盘减玉馔,小品珍蔬蔌。

华灯继落晷,夜月生江澳。

公才敏且健,珠玑泻千斛。

不离古典型,别出新机轴。

于时有公会,百政方蔟蔟。

偶此一日闲,雅事洵难复。

平沙列大幕,万马鸣山麓。

扁舟此追送,仿佛犹前躅。

南北一分途,飞潜隔寒燠。

老态傍青门,生事依黄犊。

目极车骑行,心为苍生祝。

朝端望风采,功伐存山竹。

九重思鼓鼙,天厩归骅騄。

及此涉川时,扬帆发南隩。

湘漓水清漪,洞庭秋沕穆。

想到黄金台,寒风已谡谡。

童叟咽江湄,挥涕成霢霂。

何时天上霖,重作南人谷。

伸章欲抒写,瞀乱笔先秃。

以质不以文,将为后世读。

拜别还空山,云中望鸿鹄。

(0)

送徐长官

徐夫子,能谈经。

不学俗儒事章句,白首役役劳骸形。

我尝洗耳听其说,寒泉漱玉声珑玲。

十年茅塞一朝拔,四体自豫神安宁。

交游得君已恨晚,历阳几日同醉醒。

新诗百韵忽赠我,满纸落落排明星。

使我目睛眩,又若遭雷霆。

自愧久灭没,安足烦褒称。

李翰林,杜工部,格新句老无今古。

我驱弱力谩继之,发词寄兴良辛苦。

几欲攀天门,击天鼓,女娲有志终难补。

低头帖耳逐驽骀,倒着青衫走尘土。

东风吹破江头春,绿杨红杏能笑人。

狂来且尽一壶酒,世无贺老谁相亲。

君今别我又远适,锦帆千丈迷空碧。

飘然去意凌昆崙,自古雄豪少知识。

我亦从今不复言,静看澄江浸寒璧。

(0)

南山罗汉赞十六首·其十三

如来宝仗降魔相,慈悲威怒震十方。

毒龙帖耳收雷霆,逆鳞可摩若家狗。

我法未尝恼众生,不令肆毒生恐怖。

但以本来悲愿力,情与无情共一家。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