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 zhěn liú shù shí ㄓㄣˇ ㄌㄧㄨˊ ㄕㄨˋ ㄕㄧˊ
枕流漱石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 孙子荆 年少时欲隐,语 王武子 当枕石漱流,误曰漱石枕流。 王 曰:‘流可枕石可漱乎?’ 孙 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礪其齿。’”后以喻隐居山林。 明 王錂 《春芜记·访友》:“湖海伴渔樵,任尘埃暗寳刀,枕流漱石吾堪老。” 清 褚人穫 《坚瓠广集·刘时卿语》:“时而我用也,累裀列鼎不为侈;时而我舍也,枕流漱石不为枯。如是而已耳。”参见“ 枕石漱流 ”。
- 基本含义
- 枕头上流泪,石头上漱口。形容处境困难或遭受委屈时,无法表达内心的悲愤。
- 使用场景
- 枕流漱石可以用来形容在困境中无法表达内心痛苦和委屈的情况。比如,当一个人被冤枉时,却无法辩解自己的清白,就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他的处境。
- 故事起源
- 枕流漱石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文学》中,原文是“枕石漱流”。据说,当时有一个叫刘孝标的人被冤枉,被迫离开家乡,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他在一个石头上漱口,躺在枕头上流泪,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无奈和委屈。后来,这个故事就被人们用来形容遭受不公平待遇时的无奈和痛苦。
- 词语结构
- 枕流漱石是一个四个字的成语,由“枕”、“流”、“漱”、“石”四个字组成。
- 例句
- 1. 在公司里,我经常被人误解,但我只能枕流漱石,默默承受。2. 虽然他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但他选择了枕流漱石,不去计较。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这个成语与枕头和石头联系起来记忆。想象自己在枕头上流泪,然后漱口时用的是石头,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与委屈和困境相关的成语,比如“含冤莫白”、“忍辱负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当我被同学欺负时,我只能枕流漱石,不敢告诉老师。2. 初中生:虽然我在学校受到了不公平待遇,但我选择了枕流漱石,不去计较。3. 高中生:面对考试的失败,我只能枕流漱石,默默承受内心的痛苦。4. 大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我遭受了很多挫折,但我选择了枕流漱石,坚持不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