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释义]
(动)封建王朝对官员及其先代、妻室授予爵位或称号。
[构成]
偏正式:诰〔封
- 详细解释
明 清 对五品以上官员及其先代和妻室以皇帝的诰命授予封典,谓“誥封”。 明 归有光 《六母舅后江周翁寿序》:“中宪公以 河南 之贵受誥封。” 明 无名氏 《霞笺记·烟花巧赚》:“贱妾不愿生前受享誥封,只愿死后再同枕席耳。” 清 王应奎 《柳南随笔》卷一:“后 忠毅 受卹典,而太公亦誥封如其官。”
- 基本含义
- 指皇帝下诏封赏有功之臣或贤人,也泛指封赏有功之人。
- 使用场景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诰封”这个成语来形容对他人的表彰和奖励,尤其是对那些有杰出贡献的人。
- 故事起源
- 诰封这一制度起源于中国古代,最早可追溯到周朝。周朝的国君将功臣封为诸侯,以表彰他们的忠诚和贡献。随着历史的演变,诰封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奖励制度,被后来的朝代继承和发扬光大。
- 词语结构
- 动宾结构,由“诰”和“封”两个字组成。
- 例句
- 1. 他因在抗战中立下赫赫战功,被国家诰封为一等功臣。2. 这位科学家凭借自己的研究成果,被诰封为院士。
-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诰封”这个成语的含义,想象一位皇帝亲自下诏书,将功勋卓著的人封为贵族,赋予爵位和封地的场景。这样的联想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基本含义和用法。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中国古代的封赏制度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历史中的其他封爵制度,了解不同朝代的封爵等级和封赏标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将会诰封那些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的同学。2. 初中生:政府决定诰封那些为社会做出杰出贡献的志愿者。3. 高中生:考上重点大学后,他将被家人和亲友诰封为“学霸”。希望以上关于“诰封”词语的学习指南能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