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拾音常用于描述对音乐、声音、艺术等的欣赏和领悟。可以用在音乐会、艺术展览、戏剧表演等场合,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体验和感悟。
- 例句
- 1. 他用心拾音,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2. 在音乐会上,观众们都在拾音,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
- 基本含义
- 拾音是指用心聆听、领悟音乐、声音的意境。
- 基本解释
拼音:shí yīn
拾音概述
拾音就是把声音收集的过程。
一、单个人声拾音
最简单的人声拾音是用一个MIC录一个人的声音,把MIC调为心形,或超心形指向,让人的嘴直接对着话筒即可。话筒与嘴的距离大概分为如下几类:
1、最通常的录法:嘴离开MIC大概20厘米左右,而且叮嘱歌手,唱的时候不要左右或前后晃动。这样,对于一些没什么太多录音经验的歌手是很有好处的。因为这样可以保证他们在唱整首歌曲时音质统一。
2、录具有亲切感的人声:上面所说的拾音方法,在某种程度上说,录出来的声音有些偏冷,因为与MIC的距离不在MIC的近讲效应的范围之内。
近讲效应:声源离MIC的距离越近,MIC所拾取的低频部分就越多,唱歌的时候离MIC越近,你所听到的声音的低频就越丰满,但是,如果你离MIC太近的话,就会使MIC产生过多的低频谐波共振,从而导致低频的变形、失真。
但是,在不使声音过渡失真的前提下,我们可以有效的利用这种“近讲效应”,使得拾取的声音更加丰满,并且具有一定的亲切感。
如果你想得到什么样的声音,那就尽你一切所能在前期录音时得到与之更加接近的声音,否则会给你的后期处理增加不必要的麻烦。而且,后期作出来的声音和前期录出来的效果是有区别的,你很难做到前期录出来的声音效果。
无论要如何录制人声,一定要给MIC加上防扑罩,加防扑罩的意义不仅仅在于防治人声扑话筒,而且,对于你话筒的防潮,也是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的。
3、拾取美声唱法的人声:录制美声唱法,不需要什么亲切感,美声唱法最关键是要使人声流畅、干净,并且尽量减少呼吸的声音。那么,录制美声唱法时,嘴与MIC的距离在40~50厘米都不过分,只要你的MIC有足够的拾取能力,并且你的录音环境足够好的话。
4、拾取更加具有细节感的人声:做到这一点,首先是要在一个非常好的拾音环境内,否则的话,细节没录进来,噪声倒是会增加不少。在一个有优秀拾音环境,并且,拾音空间不少于15平米的环境下,可以给一个人声摆放2支或以上的MIC来拾取人声的不同细节,我比较通常的作法是:用一支MIC对着人的嘴,用另一支MIC对着人的喉头或以下部分,这种拾取方法,有可能产生的弊病是相位抵销,这就要通过自己的实践过程中不断的摸索,来获得最佳的MIC摆位。当你获得一个成功的MIC摆位的时候,呵呵,你会听到完全不同以往的人声效果。
二、和声演唱拾音或合唱拾音
多数指伴唱的拾取。这个时候,应该有最少3个人同时发出声音,那么,就要把MIC调整至全向指向,以能录清除没一个人的声音。当然如果你有三个MIC分别给三个人,那更好。但是,如果你这样做,除非你的录音室有寂静端分割处理,否则的话,还是有很大的可能性产生相位抵销。但是,如果你把三个人分开的话,伴唱歌手之间的交流就没有了,不利于录到具有高度默契感的和声。所以我建议,在尽可能的情况下,用一支MIC拾取伴唱各声部的人声。
在拾取伴唱的时候,伴唱歌手与MIC的距离最重要的不是三个人相同,而是三个人的声音在拾取之后的音量比例要均衡。那么,你要作的就是在控制室中根据你自己的耳朵作出判断,并且,借助对讲MIC给录音室内的伴唱歌手下达指令,调整他们之间没一个人与MIC不同的距离,以获得均衡并且浑然一体的伴唱声音。
三、简单的常用乐器拾音
1、吉它:MIC对准吉它的共振孔,距离20厘米左右即可。
2、小提琴:MIC从侧面对准琴箱以及琴弦的方向,距离30~40厘米即可。
3、长笛或竹笛:MIC对准乐器,距离2米左右。
4、二胡:MIC对准腔体,距离50厘米左右。
当然,以上讲的只是一些最简单的乐器拾音方法,如果想获得丰满的单乐器声音,大部分情况下,要用4、5支以上的MIC来拾取同一件乐器。
- 延伸学习
- 如果对音乐和声音有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音乐理论和欣赏技巧,加深对拾音的理解和体验。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音乐课上,我们要用心拾音,才能更好地演奏乐器。2. 初中生:参观艺术展览时,我用心拾音,感受到了艺术家的创作灵感。3. 高中生:在音乐会上,我拾音领悟到了音乐的情感表达和艺术的内涵。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帮助您全面了解和学习拾音这个成语。
- 故事起源
- 拾音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鹤鸣》中,描述了人们聆听鹤鸣的美妙感受。后来,拾音逐渐演变成了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们用心去感受和欣赏音乐、声音的美妙。
- 记忆技巧
- 可以用“用心聆听”或“感悟音乐”来记忆拾音这个成语的含义。也可以将拾音与音乐会、艺术展览等场景联系起来,形成联想记忆。
- 词语结构
- 拾音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拾”和“音”两个字组成。
- 详细解释
- 拾音一词源自古代乐律学,意思是用心去感受和理解音乐的美妙。在现代汉语中,拾音常用来形容人们用心去聆听和领悟事物的内在意境,特别是对于音乐、声音和艺术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