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因沮丧、困惑、失意或受挫而低下头颅,姿态低下的情景。
- 例句
- 1. 他因为遭受了失败的打击,整天都低着头,俯偻着走路。2. 老人年纪大了,身体也开始俯偻了。
- 基本含义
- 弯腰驼背,姿态低下。
- 基本解释
低头曲背。 晋 潘尼 《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诗之四:“俯僂从命,奚恤奚喜。” 唐 薛用弱 《集异记·李清》:“东南有穴,可俯僂而入,乃弃簣游焉。”《明史·阉党传·张綵》:“ 綵 抱案立语, 宇 ( 刘宇 )俯僂不敢当。”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比如“蔫头耷脑”、“失魂落魄”等,这些词语都可以用来形容人的低落和失意的状态。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考试没有考好,回家的路上一直俯偻着走。2. 初中生:她因为受到了朋友的背叛而感到失望,整天都低着头,俯偻着走路。3. 高中生:他在比赛中输了,心情低落,走路时俯偻着身体。希望以上的学习指南对您有所帮助!
- 故事起源
- 《左传·宣公十年》:“子之鄙人,狂人也,过而不入。子曰:‘俯而不见其低也。’”这则故事中的“俯而不见其低”成语演变为现代的“俯偻”。故事中的“子”指的是孔子,他对一个狂人不入他的门而感到惋惜,认为狂人失去了自己的尊严和自信,因此形容他为“俯而不见其低”,后来逐渐演变为“俯偻”的意思。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俯偻”这个词语与一个低头弯腰的形象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因为遭受挫折而低下头颅,形象生动易记。
- 词语结构
- 动宾结构,由动词“俯”和动词“偻”组成。
- 详细解释
- 俯偻意为弯腰驼背,形容人的姿态低下,失去了自信和挺拔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