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石上滋生的苔藓。 唐 杜甫 《雨》诗之四:“ 楚 雨石苔滋,京华消息迟。” 唐 张祜 《东山寺》诗:“寒色苍苍老柏风,石苔清滑露光融。”
- 基本含义
- 指在石头上生长的苔藓。
- 详细解释
- 石苔是一种苔藓植物,它生长在石头表面,通常呈现出绿色的颜色。成语“石苔”用来形容某些事物或情况与石头上的苔藓相似,即固执、难以改变或难以摆脱。
-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固执己见,不愿意改变自己的观点或行为;也可以用来形容某种情况或问题一直存在,无法解决或改变。
- 故事起源
- 成语“石苔”最早出现在《周易·系辞传》中,原文是“若以天下为石,吾何以独取于其中?”意思是如果把天下比作一块巨大的石头,那么我如何能够独自从中获得好处呢?这句话中的“石”就是指石头,“苔”则是指苔藓。后来,人们将“石苔”用来形容固执、难以改变的事物或情况。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 例句
- 1. 他就像石苔一样固执,永远不肯改变自己的观点。2. 这个问题已经困扰我们很久了,就像一块顽固的石苔一样,难以解决。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石苔”与石头上的苔藓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固执地黏在石头上,无法摆脱。可以通过绘画、联想等方式来加深记忆。
- 延伸学习
- 你还可以学习其他与“石苔”相关的成语,如“磐石之安”、“积石成山”等,以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石头上的石苔很漂亮。2. 初中生:他的思想像石苔一样固执。3. 高中生:这个问题像一块顽固的石苔一样,一直困扰着我们。4. 大学生:不要像石苔一样固执,要学会接受新的观点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