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太史氏的词语解释
太史氏的意思
拼音:tài shǐ shì    注音:ㄊㄞˋ ㄕㄧˇ ㄕㄧˋ
使用场景
太史氏一词常用于形容历史记载或历史事件,可以用于讨论历史、文化、教育等相关话题。
例句
1. 他的研究成果真实可信,堪称太史氏。2. 这部历史小说真实地再现了太史氏中的故事。
基本含义
指史书中记载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基本解释

史官。 唐 韩愈 《送杨少尹序》:“不知 杨侯 去时,城门外送者几人……而太史氏又能大张其事,为传继二 疏 踪跡否?” 宋 梅尧臣 《同梅二十五饮永叔家观所钞集近事刘敞》诗:“观书太史氏,全性市门翁。”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文化,以及太史令在古代官制中的地位和职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读太史氏,可以了解古代的故事。2. 初中生:老师说要多读太史氏,才能学到更多的历史知识。3. 高中生:写历史论文时,引用了很多太史氏中的资料。4. 大学生:参加历史研究会,讨论太史氏中的历史事件。
故事起源
太史氏起源于古代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太史令是官职中负责编纂史书和记录历史的官员。太史氏成语则是对太史令所编纂的历史书籍的称呼。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太史氏与历史书籍、史书编纂官员等相关联,加深记忆。
词语结构
太史氏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
详细解释
太史氏源于古代官职“太史令”,太史令是负责编纂史书和记录历史的官员。太史氏成语指的是太史令所编纂的历史书籍,也泛指历史记载中的事件和人物。
(0)
诗文中出现“太史氏”的诗词

棣萼联辉楼

东阁有高楼,为问谁所营。

人言蜃湖裔,家声重蚺城。

环居数百指,中有三弟兄。

相将若鼎峙,敦此手足情。

朝读楼上书,埙篪日和鸣。

夜宿楼下床,共被如姜生。

坐令阋墙者,望望惭分荆。

贤哉太史氏,华榱揭新名。

斯人去已远,友义垂休贞。

子孙袭遗矩,学祖龙门程。

感彼棠棣花,春风益敷荣。

我昔会宗谱,君家实同盟。

荏苒十六年,老大嗟尘缨。

蓉峰翠如染,星水涵空明。

何时一登眺,揽衣坐前楹。

对花说往事,载赋鸰原行。

(0)

寄晁以道

两官俱为邻,常若千里远。

经年不通书,子孰知我懒。

相期宇宙外,肯复校繁简。

我愚亦知此,子意岂不满。

子教东方生,自视何益损。

人言不当价,一钱万金产。

须子五千卷,丹笔校黄本。

子家太史氏,名成南北阮。

道山鸿雁行,岂惟私门衎。

功名须老大,四十未为晚。

快意会有违,急行宁小缓。

忽有河山阻,遂恐消息断。

我独不念此,人穷令智短。

子勿效我慵,书来慰愁眼。

(0)

唐开州文编远寄新赋累惠良药咏叹仰佩不觉斐然走笔代书聊书还荅

风雨竦庭柯,端忧坐空堂。

多病时节换,所思道里长。

故人朱两轓,出自尚书郎。

下车今几时,理行远芬芳。

琼瑶览良讯,芣苢满素囊。

结根在贵州,蠲疾传古方。

探撷当五月,慇勤逾八行。

深情婉如此,善祝何可忘。

复有金玉音,焕如龙凤章。

一闻灵洞说,若睹群仙翔。

三清飞庆霄,百汰成雄铓。

体物信无对,洒心愿相将。

昔年同旅食,终日窥文房。

春风眺芜城,秋水渡柳杨。

君为太史氏,弱质羁楚乡。

今来忝司谏,千骑遥相望。

归云夕鳞鳞,圆魄夜苍苍。

远思结铃阁,何人交羽觞。

伫见徵颍川,无为薄淮阳。

政成看再入,列侍炉烟傍。

(0)

岁晏出沐感事内讼一首

山海有完士,希世无良筹。

偶穿东郭履,遂别野人舟。

不耻篆刻赋,来肩英俊游。

私智甚凫短,尘容若鸱愁。

备员太史氏,补属富民侯。

姑学了官事,何尝分主忧。

日贪斗食利,岁感星躔周。

中都富才彦,方驾若龙虬。

茂先善史汉,平津治春秋。

高文用司马,格五宠虞丘。

间阔路逢葛,缤纷人召邹。

桑羊兴贾竖,安国出缧囚。

汲郑贵交盛,徐陈英藻遒。

况乃天下枢,雄雌来九州。

衣冠径复道,鼓吹出长楸。

席上万钱箸,桥边八列驺。

雍容缓鲁玦,意气拂吴钩。

咨予良不韪,瓴甓厕珠璆。

吹竽昔已滥,在梁今可尤。

台阁魏舒被,风霜苏季裘。

有志谢轩鹤,无机防海鸥。

恭俟杜陵课,诛茅归故畴。

(0)

赠廖相手一首

廖生得掌诀,初自庞眉缁。

束身事觇矕,羞为不情儿。

力持祸福语,倾动诸奔驰。

所至饷自倍,如贾操赢奇。

衡从辨侵射,侧正分隆庳。

天缄砉初閟,鬼觑悭幽披。

环环太史氏,抱珥司浑仪。

台舆与侯王,初不论何谁。

写照阿堵中,唯生鼓颔颐。

自云前十年,挟术骧螺湄。

伸缩殆万肘,较量但肥羸。

最晚得子掌,决眦逾灼龟。

九方揖孤骏,神睹归心师。

子姑诘奇中,曩言宁肆欺。

今者非他须,子盍偿吾诗。

冀因拂衣还,松丸染高楣。

我闻囿形质,至文从可推。

悬象丽霄极,川岳罗坤维。

逸兽别彪炳,激水生涟漪。

上饰右缯绮,高甍纷楶栭。

石鼓贵刻画,汾鼎珍陆离。

鉴灵不漫理,节焕饶丰蕤。

器敝缘有舋,玉捐因见疵。

况当筋骸束,前构了不疑。

纵理口尚验,万字胸犹宜。

握钩瑞宣父,方蓐识鲁姬。

洒壁亦公耳,刻文徒帝为。

妙寄斲轮外,如生信天资。

秋高摵万木,客灶倦孤炊。

径棹直东臂,喜动云林姿。

赠言愧非泽,聊以当瓢赍。

(0)

濉阳

尝闻唐李氏,世号为贤妻。

以力营七丧,或谓难庶几。

孰知蔡家妇,其事乃同之。

岂特在中馈,无往而无仪。

孝于其所尊,慈于其所卑。

即知义所在,能终义所为。

我生至此极,我嫁逢百罹。

其属死略尽,其骨俱无归。

身为未亡人,心乃真男儿。

以己任其责,无忘须臾时。

但恐事不济,安知恤寒饥。

乃捐奉生具,而为送亡资。

面不御膏沐,首不加冠笄。

金珠鬻于市,文绣容何施。

更无囊中装,唯有身上衣。

殆将截其发,幸苟完其肌。

所得盖良苦,所积从细微。

如此十年久,犹以为支离。

日下卜诸良,宅兆相厥宜。

一举十八丧,一旦得所依。

手自植松楸,身亦沾涂泥。

何暇裹两足,但知勤四肢。

居者叹于室,行者泣于歧。

鸟亦助叫号,人思操蔂梩。

冥冥长夜魂,所获喜可知。

郁郁佳城中,不为中道尸。

卒办其家事,少慰而心悲。

义深海可涸,行坚山可摧。

孤诚贯白日,幽光淩虹霓。

吾闻古烈女,荦荦非无奇。

一死盖易处,一节亦易持。

至如张氏者,使人尤歔欷。

谁为孝妇传,谁为黄绢碑。

亦有淮上翁,为述濉阳诗。

移书太史氏,无令兹逸遗。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