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抱愧常常用来表达自己的不足或者对别人的优点感到敬佩和羡慕。在正式场合或者与长辈、上级交流时,可以使用抱愧来表示自己的谦虚和尊重。此外,抱愧也可以用来表达对别人的道歉、自责和懊悔。
- 例句
- 1. 我看到他的成绩比我好,真让我抱愧。2. 我没有尽到应尽的努力,对不起,真是抱愧。3. 虽然我是老师,但是在这个问题上,我需要向你请教,真是抱愧。
- 基本含义
- 感到惭愧、自愧不如。
- 基本解释
[释义]
(形)心中有愧。
[构成]
动宾式:抱|愧
[例句]
这件事使他觉得抱愧。(作宾语)抱愧使他不敢和他见面。(作主语)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抱愧相关的成语,如“自愧弗如”、“愧对亲友”等,来扩展对这个主题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考试没考好,看到同学们都拿到奖状,我感到很抱愧。2. 初中生:我在比赛中表现不佳,对不起队友,真是抱愧。3. 高中生:虽然我是班级的学习委员,但是我的成绩却不如其他同学,实在是抱愧。
- 故事起源
- 抱愧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十五年》中,故事讲述了鲁国公子纠因为自己的无能而感到羞愧。后来,抱愧逐渐演变成一个常用的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因为自己的不足而感到惭愧。
- 英文翻译
1.feel ashamed
-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抱愧”成语的意思,将“抱”字联想为一个人紧紧抓住自己的羞愧之心,以此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抱愧由“抱”和“愧”两个字组成。其中,“抱”表示拥抱、紧紧抓住的意思,“愧”表示羞愧、惭愧的意思。整个成语的结构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因为自己的不足而紧紧抓住羞愧的心情。
- 详细解释
◎ 抱愧 bàokuì
[feel ashamed] 心中有愧;负疚
心中有愧;惭愧。《新唐书·房玄龄传》:“今天下事无不得,惟讨 高丽 未止,上含怒意决,羣臣莫敢諫,吾而不言,抱愧没地矣。”《天雨花》第十三回:“必然推説 黄小姐 ,累他抱愧不相应。” 徐特立 《欧洲义务教育现状》:“至于学问一事,是抱愧得很,不过将来或者有点希望而已。”
- 近义词
抱歉、内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