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3日(农历三月廿六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地浆的词语解释
地浆的意思
拼音:dì jiāng    注音:ㄉㄧˋ ㄐㄧㄤ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某种潜在的危险或者力量。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人或者事物具有潜在的威胁或者影响力,需要引起警惕。
例句
1. 这个组织像地浆一样,潜伏在社会中,时刻准备行动。2. 这个问题的背后可能隐藏着巨大的地浆,需要引起重视。
基本含义
指地下的熔岩,比喻潜伏的力量或者隐藏的危险。
基本解释

黄泥浆水,古人用来解毒。《宋史·方技传上·刘翰》:“半天河、地浆、皆水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水二·地浆》﹝释名﹞引 陶弘景 曰:“此掘黄土地作坎,深三尺,以新汲水沃入搅浊,少顷取清用之,故曰地浆,亦曰土浆。”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 张华 《博物志》、 陶弘景 《名医别録》并载‘地浆解毒法’。”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地壳的结构和地球内部的岩浆运动原理,深入理解成语“地浆”的比喻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地理课上学到了地壳中的地浆是地球内部的岩浆运动形成的。2. 初中生: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利用地浆的力量成功地击败了敌人。3. 高中生:我们要警惕潜伏在社会中的各种地浆,保护自己的权益。4. 大学生:研究者们正在探索地壳中的地浆运动对地球演化的影响。希望这份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成语“地浆”。
故事起源
成语“地浆”最早出现在《鹤林玉露》一书中。这本书是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小说集,其中有一篇短篇小说叫做《地浆》。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在山洞中发现了地下的熔岩,并且通过操纵熔岩,成功地击败了敌人。这个故事将地下的熔岩比喻为潜在的力量,成为了成语“地浆”的来源。
记忆技巧
可以想象地下的熔岩在地壳中潜伏着,随时可能爆发出来,形成一种潜在的威胁或者力量。可以用这个形象来记忆成语“地浆”。
词语结构
地浆是一个名词,没有特定的结构。
详细解释
地浆是由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地壳中运动形成的一种物质。成语“地浆”比喻潜伏的力量或者隐藏的危险。它形容某种力量或者危险潜藏在表面之下,随时可能爆发出来。
(0)
诗文中出现“地浆”的诗词

续海棠吟奉教作

覃怀之山内谽谺,小径逗入如萦蛇。

其间海棠迨千树,屈曲枝干相交加。

清明节近蕊将放,涧壑照耀皆丹霞。

晓风夜雨恣吹洒,默无语言尤可嘉。

从春复秋迭秀悴,几度空谷悲年华。

恣态娉婷孰怜惜,讵解知尔为名花。

白头樵夫束成担,赤脚饷妇簪盈髽。

凭谁报与好事者,凌犯危险来幽遐。

竹篮带土两肩荷,数里方上移春车。

剔除莓苔细剪拂,置彼乐善东平家。

地浆滋培养根本,辘轳灌溉樊篱遮。

逡巡青回旧着叶,次第绿茁新生芽。

绮窗朝玩雾露湿,绛烛夜照星河斜。

胭脂浓染未尽吐,撩乱万点红鬖髿。

天孙织就机上锦,仙人鍊出垆中砂。

玳筵逐朝递欢赏,富贵素位非豪奢。

汝今邂逅得奇遇,名园列植蒙矜誇。

西川还有奇绝品,无由自达沦泥沙。

我因稽首问造化,如何予夺令偏差。

苍穹高远莫予答,抚图痛悼长咨嗟。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