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该成语常用来形容力量强大、威严不可侵犯的人或事物,使人感到敬畏和畏惧。
- 例句
- 1. 他的声音如雷霆般威严,令草都倒伏在地。2. 这位老师教课严厉而又有威严,令草一样的学生都敬畏他。
- 基本含义
- 指草木因受到令人敬畏的力量而倒伏。
- 基本解释
萱草的别称。夏秋间开小花甚密,色金黄。旧时传说孕妇佩之即生男,故美称之。 晋 傅玄 《宜男花赋》:“猗猗令草,生於中方,花曰宜男,号应禎祥。” 明 王志坚 《表异录·植物一》:“令草,宜男花也。”参见“ 萱草 ”。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成语,如“令人发指”、“令人心动”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的严肃表情令草一样的我感到害怕。2. 初中生:这部电影中的恐怖场景令草一样的观众们心惊胆战。3. 高中生:面对那位令草一样的政治家,人们只能选择屈服或逃离。4. 大学生:这本书中的惊人真相令草一样的我震惊不已。
-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僖公二十一年》。故事中,晋国大夫荀息曾经对晋国君主说:“人主有令,不令诸侯,诸侯莫敢距之;人君有令,不令草木,草木莫不倒伏。”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权力的威严和不可抗拒的力量。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令草”形象地想象成一位威严的君主,他的命令力量如此强大,使得周围的草木都不敢违抗而倒伏在地。
- 词语结构
- 令草的结构为“动词 + 名词”,其中动词“令”表示命令、使命,名词“草”表示植物。
- 详细解释
- 令草是由“令”和“草”两个字组成的成语。令,意为命令、使命;草,指植物的一种。成语中的“令草”形象地描述了草木因受到令人敬畏的力量而倒伏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