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分立的词语解释
分立的意思
拼音:fēn lì    注音:ㄈㄣ ㄌㄧˋ
基本解释

(1).分别独立。 宋 程颐 《答杨时论<西铭>书》:“《西铭》明理一而分殊, 墨氏 则二本而无分。分殊之蔽,私胜而失仁;无分之罪,兼爱而无义。分立而推理一,以止私胜之流,仁之方也。” 孙中山 《五权宪法》:“这本书是根据 英国 的政治习惯,发明三权独立的学说,主张把国家的政权分开成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所以三权分立,是由 孟德斯鸠 所发明的。”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夫 印度 背 蒙古 之 莫卧尔 朝,以成各省分立之势,卒为 英 人蚕食,此 长素 所引为成鉴者。”
(2).分别制定。 宋 程颐 《论礼部看详状》:“窃念学校所以检束学者,不可设盗贼之法。况有行止乖恶一条,凡言之丑者皆丽其中。他犯可言者,自合分立条项。”
(3).分别设立。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九章:“立金行部於公政府,即度支部。分立於各度小政府,为总金行,下至於各地方自治局有分金行。”

英文翻译

1.{物} {电} discrete

基本含义
分离,分开
详细解释
指两个或多个事物原本相连或相合,被分开或分离的状态。
使用场景
常用于描述人际关系、组织关系以及国家关系等方面的分离或分裂情况。
故事起源
《左传·隐公二十一年》:“吾闻之也,其分立久矣。”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当时晋国国君隐公和他的弟弟重耳之间发生了争斗,最终导致晋国分裂为东晋和西晋两个国家。这个成语由来就是描述这种分裂的情况。
词语结构
动词+形容词
例句
1. 两兄弟因为意见不合,最终分立,各自创业。2. 这个组织内部存在着分立的势力,导致了内部的混乱。
记忆技巧
可以将“分立”联想成“分离”,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了解中国历史上的一些分裂事件,如晋国的分裂、南北朝时期的分裂等,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和好朋友因为吵架而分立了。2. 初中生:这个国家的统一是历经了分立和战争的。3. 高中生:家族的财产因为继承问题而产生了分立的争议。4. 大学生:该公司经历了分立和重组后,实现了更好的发展。
(0)
诗文中出现“分立”的诗词

江城子.和苍盖郭秀才韵

乘车坐马走东西。论玄规。入幽微。

天下峥嵘,随分立阶梯。

吾教流通天地祐,无不喜,尽归依。

其中消息与谁期。解忘机。识无为。

霞友云朋,心地要平夷。

抱朴全真明日用,神灿灿,性辉辉。

(0)

巫山一段云.青郊送客

芳草城东路,疏松野外坡。春风是处别离多。

祖帐簇鸣珂。村暖鸡呼屋,沙晴燕掠波。

分立马更婆娑。一曲渭城歌。

(0)

桂之树行

桂之树,桂生一何偏。

两株分立于庭前,西株憔悴东株妍。

桂之树,桂生一何蠹。

西株方来采其荣,东株又复无人顾。

桂兮桂兮非汝怜,纵观万事无不然。

武安堂上席方暖,魏其门前秋草芊。

莫道荣枯长异势,从来反覆无根蒂。

高歌感激君不听,请君试看庭前桂。

(0)

诗送鳍叟建安理曹

能廉不患不能官,折狱偏劳是建安。

一掾虽微关涉大,三司分立应酬难。

平反送喜非徒养,叹息求生岂尚宽。

积庆如翁须趾美,厚培福本称鹏抟。

(0)

辞剑图

楚人购亡命,伍生亟奔吴。苍黄及江涘,欲渡乏䑳?。

江流漫浩浩,千里岂易逾。

形势转危迫,恻恻重踌蹰。

渔父识其情,毋乃为子胥。

拿舟以济之,仓忙有追逋。

开樊纵羁禽,汲水活涸鱼。

急难古所然,矧彼非凡夫。

悠然遂安涉,出险登夷涂。

感佩意气厚,报赠良难图。

聊解百金剑,以谢重生躯。

所志哀公子,圭爵吾奚需。

殷勤辞弗受,临分立斯须。

愿言慎自保,毋使他人狙。

高风邈千载,俛仰隘八区。

抚卷怀其人,伊岂寻常徒。

(0)

李方庵款梅

梅花惆怅三年别,香锁空庭几风月。

今年花发主人归,依旧主人贫彻骨。

小枝分立砚屏边,无酒酬春烛焰寒。

数叶残书翻未了,唤起山童敲凤团。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