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威福这个成语常常用于形容统治者或有权势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组织或国家的权威和福祉。
- 例句
- 1. 他以威福之势,统治着整个国家。2. 这个组织的威福已经不再,失去了原来的权威和福祉。
- 基本含义
- 威福是一个汉语成语,表示威严和福气。指权威和福祉。
- 基本解释
语出《书·洪范》:“惟辟作福,惟辟作威。” 孔颖达 疏:“惟君作福得专赏人也,惟君作威得专罸人也。”原指统治者的赏罚之权,后多谓当权者妄自尊大,恃势弄权。《汉书·诸侯王表》:“因母后之权,假 伊 周 之称,顓作威福庙堂之上,不降阶序而运天下。” 唐 王勃 《平台秘略论》:“假君王之顾盼,用君王之威福。” 宋 叶适 《提刑检详王公墓志铭》:“初龙图阁学士太子詹事 王公 十朋 ,以太学生对策,请收还威福,除 秦檜 蔽塞之政。”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席方平》:“ 席 寃愤正无所出,且意是必巨官,或当能作威福,因缅诉毒痛。” 郭沫若 《海涛集·我是中国人一》:“大约就为了这,那株坏材便认真作起威福来了吧?”参见“ 作威作福 ”。
- 延伸学习
- 1.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统治者的故事,如秦始皇、汉武帝等,了解他们的权威和福祉。2. 学习其他与权威和福祉相关的成语,如“权衡轻重”、“富贵荣华”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威福满满,同学们都很尊敬她。2. 初中生:学校的威福来自于良好的管理和优秀的教师团队。3. 高中生:领导的威福使得整个团队更加有纪律性和凝聚力。4. 大学生:社会的威福需要建立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才能得到人民的认可。
- 故事起源
- 威福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中。当时,齐国的国君齐僖公对国家事务非常重视,他威严地治理国家,使国家获得了繁荣和福祉。因此,人们用“威福”来形容他的统治。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威福这个词语。可以想象一个威严的统治者站在高处,手持权杖,享受着幸福的生活。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住威福这个词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威福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名词“威”和“福”组成。
- 详细解释
- 威福一词由两个字组成,威和福。威指威严、权威,福指福气、幸福。威福表示一个人具有权威和福气,能够威严地掌握权力,享受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