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谓不食五谷。道教的一种修炼术。辟谷时,仍食药物,并须兼做导引等工夫。《史记·留侯世家》:“乃学辟穀,道引轻身。”《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 弘景 善辟穀导引之法,自隐处四十许年,年逾八十而有壮容。”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七:“偶遇真人,授丹砂,辟穀有年,身轻於羽。” 明 朱鼎 《玉镜台记·燃犀》:“辟穀餐霞,生涯一鉢盂,羽化住 蓬壶 。” 清 纳兰性德 《拟古》诗之三四:“饮酒虽达生,辟穀乃长年。”
(2).泛指不吃饭。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二·粱》﹝集解﹞引 孟詵 曰:“青粱米可辟穀。以纯苦酒浸三日,百蒸百晒,藏之。远行,日一餐之,可度十日;若重餐之,四百九十日不饥也。” 郭沫若 《盲肠炎·不读书好求甚解》:“然而他们之攻击共产主义也,则多因某个共产党人之不惬人意,因而迁怒及其主义,是犹因饭碗之不洁而生辟谷之想。”
- 基本含义
- 指禁食谷物,只吃蔬果或断食的修身养性的方法。
- 详细解释
- 辟谷一词源于古代修身养性的方法,指的是禁食谷物,只吃蔬果或断食。这种方法旨在清除身体内的毒素,促进身体的健康和精神的提升。辟谷不仅是一种身体修养的方法,也是一种精神修养的方式,有助于提高人的意志力和自控能力。
- 使用场景
- 辟谷一词通常用于描述人们进行断食或只吃蔬果的修身养性方法。它可以用于讨论健康养生、减肥瘦身、调理身心等话题。此外,辟谷也可以用于形容某人在某个特定时间段内不吃或少吃某种食物,以达到某种目的。
- 故事起源
- 辟谷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易·系辞上》中,被用来形容修身养性的方法。在古代,一些修行者和文人士大夫会选择辟谷的方法来提高自己的修养和境界。这种方法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被广泛应用,被视为一种修身养性的重要方式。
- 词语结构
- 辟谷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辟”是动词,表示开启、禁止,而“谷”是名词,表示主食中的谷物。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表示禁食谷物的词语。
- 例句
- 1. 他最近正在辟谷,只吃蔬果和豆类。2. 为了减肥,她决定辟谷一个星期,只喝果汁和水。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闭谷”相对比来记忆辟谷的含义。闭谷表示闭口不言,而辟谷则表示禁食谷物。将这两个成语相对比,可以更容易记忆辟谷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辟谷相关的养生方法和健康知识,了解不同的饮食习惯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饮食来保持身体健康。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妈妈最近在辟谷,只吃蔬菜和水果。2. 初中生:为了减肥,她决定辟谷一个星期,只喝果汁和水。3. 高中生:他正在进行辟谷实践,以提高自己的意志力和自控能力。4. 大学生:我听说辟谷对身体有很多好处,我也想尝试一下。5. 成人:辟谷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清除身体内的毒素,提高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