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历书 lìshū
[almanac] 见“历 4 ”
- 英文翻译
1.almanac; ephemeris
- 详细解释
依一定历法编制的记载年月日时节候等的专书。 唐 刘肃 《大唐新语·记异》:“ 一行 乃撰《开元大演历》一卷……《历书》二十四卷。”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一:“ 二诸葛 看了看历书,又掐指算了一下说:‘今天不宜栽种。’”
排列月、日、节气等供查考的书。
- 基本含义
- 历书是指古代的一种记录历法的书籍,也用来形容经历丰富、见多识广的人。
- 使用场景
- 历书常用于形容有丰富经验、见识广博的人,可以用来表扬他人的学识和阅历。同时,也可以用来自嘲或自谦,表示自己经验不足或见识狭窄。
- 故事起源
- 历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当时人们使用天文观测、农事经验等来制定历法,记录在历书中。这些历书不仅仅是记录时间的工具,也成为了人们获取知识、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因此,历书逐渐与丰富的知识和广泛的阅历联系在一起,成为形容有学识的人的成语。
- 词语结构
- 历书的结构是“名词 + 名词”,其中历指历法,书指书籍。
- 例句
- 1. 他是我们学校的历书,对历史和文化非常了解。2. 我对这个领域的了解还只是小小的历书而已。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历书与丰富的知识和广泛的阅历联系在一起,形象地想象成一个厚厚的书籍,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历书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历法和历书的发展历程,以及古代历法在农业、天文等方面的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是我们班级的历书,她每天都教我们很多新知识。2. 初中生:我希望将来能成为一个历书,去探索更多的知识。3. 高中生:他是学校里的历书,参加过很多学术竞赛,见识非常广泛。4. 大学生:我觉得自己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历书,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