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的身材高大、挺拔,也可以用来形容建筑物高耸挺拔的形象。在描述人或事物的外貌时,使用臬兀可以给人一种威严、壮美的感觉。
- 例句
- 1. 他身材臬兀,站在人群中格外显眼。2. 这座高楼挺拔耸立,真是一座臬兀的建筑。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身材高大、挺拔。
- 基本解释
臲卼。 唐 杜甫 《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四十韵》:“生涯临臬兀,死地脱斯须。”《朱子语类》卷二四:“既思得此事,若不去做这事,便不熟,则臬兀不安。” 清 黄景仁 《夜闻新安江声》诗:“竹牀臬兀杂心动,纸帐掣曳如人搴。”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中国的古代建筑和园林感兴趣,可以了解一下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以及中国古代园林的设计和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爸爸个子很高,像一棵臬兀的大树。2. 初中生:这座雄伟的城堡臬兀地矗立在山顶上。3. 高中生:他的身材挺拔,像一座臬兀的塔楼。
- 故事起源
- 臬兀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中的一则故事中。故事讲述了齐国的昭公出征时,他的随从正好在路边看到一棵稀奇古怪的树。这棵树高大挺拔,身材雄伟,正好与昭公的身姿相得益彰。于是,人们就用“臬兀”来形容昭公的身材高大挺拔。
- 英文翻译
1.[书] unstable; unsteady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的腰部挺拔,身材高大像一棵高耸入云的树,这样就能够记住臬兀的意思。
- 词语结构
- 臬兀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详细解释
- 臬兀的“臬”指的是人的腰部,而“兀”则表示高大、挺拔的意思。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腰部挺拔,身材高大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