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批评那些故意歪曲事实、编造谎言或夸大事实的人。在讨论中,当遇到某人对某个话题发表不准确的评论时,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指出他的错误或不负责任的态度。
- 例句
- 1. 他的说法就像铅笔一样,写得很细致,但是并不符合实际情况。2. 这个报道的内容像铅笔一样,可以随时被改动和擦拭。
- 基本含义
- 指对某些事物或人的评价或描述不准确,不符合实际情况。
- 基本解释
◎ 铅笔 qiānbǐ
[pencil] 内有涂写物质芯子的木杆,一端露出削尖的芯子,另一端常有橡皮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文具相关的成语,比如“笔墨纸砚”、“文房四宝”等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答案就像铅笔一样,写得很细致,但是并不正确。2. 初中生:这个问题的解释就像铅笔一样,可以随时修改和改进。3. 高中生:他的演讲充满了铅笔的特点,言辞华丽但缺乏实际依据。4. 大学生:在学术研究中,我们要避免使用铅笔式的观点,而应该追求真实和客观的描述。
-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官员。据说,这位官员在写报告时,总是故意夸大或歪曲事实,以取悦上级。有一天,他的上级看到了他的报告,对他说:“你的话就像铅笔一样,写得很细致,但是容易擦拭。”从此,这个成语就流传了下来。
- 英文翻译
1.pencil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这个成语与铅笔的特点联系起来,即线条细腻但容易擦拭。想象一个人在写字时,用铅笔写下了很多错误的事实,然后轻轻一擦,错误的事实就被擦去了。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两个词组成,分别是“铅”和“笔”。
- 详细解释
(1).指蘸铅粉涂改错字之笔。《东观汉记·曹褒传》:“寝则怀铅笔,行则诵文书。”《文选·任昉<为范始兴作求立大宰碑启>》:“人蓄油素,家怀铅笔。” 李周翰 注:“油素,绢也;铅,粉笔也,所以理书也。” 宋 宋祁 《自讼》诗:“铅笔用多毛秃落,鬢髯愁罢雪纷垂。”
(2).用石墨或加颜料的黏土做笔芯的笔。《恨海》第七回:“那洋人便在衣袋里取出洋纸铅笔,画了许多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