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感受或意见,通常用于形容个人的内心世界、情感或私人观点。
- 例句
- 1. 他一直保持着微衷的态度,不轻易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2. 她的微衷在她内心深处,很少有人能够理解。
- 基本含义
- 微小的心声或隐秘的意见。
- 基本解释
(1).犹微诚。 唐 俞简 《行不由径》诗:“一示遵途意,微衷益自精。” 宋 范仲淹 《求追赠考妣状》:“右臣窃露微衷,仰干睿听。”参见“ 微诚 ”。
(2).隐微的衷曲。 明 刘元卿 《贤奕编·证学》:“近世号名讲学者,综其微衷,皆先人心耳。”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情感、内心想法相关的成语,例如“心照不宣”、“肺腑之言”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有一个微衷,我喜欢画画。初中生:她一直保持着微衷的态度,不轻易表露自己的真实感受。高中生:他的微衷在他内心深处,很少有人能够理解。
-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庄子·外物》篇。庄子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他在这篇文章中写道:“衷者,心也,微者,小也。”意思是“衷即心,微即小”。后来,人们将这两个字合在一起,形成了成语“微衷”。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微衷与微小的心声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通过想象一个人在心中低声细语,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来帮助记忆。
- 词语结构
- 微衷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详细解释
- 微指微小,衷指内心。微衷指微小的心声或隐秘的意见,形容心中的想法或情感不易被外人察觉或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