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纤弱貌。 唐 元稹 《夜池》诗:“荷叶团团茎削削,緑萍面上红衣落。”
(2).陡峭貌。《西游记》第四八回:“巧石山头,削削尖峰排玉笋。”
(3).凛冽貌。 蒋光慈 《在黑夜里--致刘华同志之灵》诗:“阴云遮蔽了光明的太阳,在北风削削的 静安寺路 上,一个刚出病院的少年行走着。”
- 基本含义
- 形容物体表面平整光滑
- 详细解释
- 削削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物体表面平整光滑。这个词语常常用来形容刀刃、剑锋等锋利的东西,也可以用来形容木器、石器等表面经过打磨后的光滑。
- 使用场景
- 削削这个成语可以用在描述物体表面的特征上,特别是那些经过打磨或加工后变得平整光滑的物体。比如可以用来形容一把锋利的刀,一块光滑的石头等。
- 故事起源
- 削削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李斯列传》中的一段故事。故事讲述了秦始皇时期,李斯担任宰相时,他提出了一个建议,希望把秦国的刑罚变得更加严厉,以威慑犯罪分子。他说:“法者,国之咽喉也,咽痛则国家危,故刑者,国之削削也,削削则国家安。”意思是说法律是国家的咽喉,如果法律被犯罪分子所破坏,国家就会面临危险,所以刑罚就是对国家的保护。后来人们就用“削削”来形容刑罚的严厉,也用来形容物体表面的平整光滑。
- 词语结构
- 削削是一个形容词,由两个相同的字组成,没有固定的搭配词。
- 例句
- 1. 这把削削的刀能轻易地切开水果。2. 这块削削的石头摸起来非常光滑。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刑罚”的故事联系起来记忆“削削”这个成语。想象一下,当时的刑罚非常严厉,犯罪分子被削削地惩罚,这样的形象会帮助你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古代刑罚的种类和执行方式,以及其对社会的影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家的刀削削得非常锋利,能轻松切开水果。2. 初中生:这块石头经过打磨,变得削削的,摸起来很光滑。3. 高中生:历史书上说秦始皇时期的刑罚非常削削,犯罪分子都被严厉惩罚。4. 大学生:在古代,削削的刑罚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请注意,以上造句仅供参考,可以根据具体情境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