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树萱一词常用于夸奖人的高尚品德,尤其在表扬有德行的人时常使用。
- 例句
- 1. 他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学校的树萱,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尊敬。2. 这位科学家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成为了科学界的树萱。
- 基本含义
- 比喻人的品德高尚,有德行。
- 基本解释
种植萱草。萱草,俗名忘忧草。《诗·卫风·伯兮》:“焉得諼草,言树之背。” 毛 传:“諼草,令人忘忧。” 陆德明 释文:“諼,本又作萱。”后以“树萱”为消忧之词。 南朝 宋 鲍照 《代贫贱苦愁行》:“空庭慙树萱,药饵愧过客。” 唐 李白 《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诗:“託阴当树李,忘忧当树萱。” 宋 晏殊 《中园赋》:“若其愈疾栽菊,忘忧树萱。”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德高望重”、“德才兼备”等,进一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老师说小明是我们班的树萱,因为他总是帮助别的小朋友。2. 小学生:我妈妈是我的树萱,她总是教育我要做一个有德行的人。3. 初中生:我很喜欢我的班主任老师,她是我们学校的树萱,大家都很尊敬她。4. 高中生:这位科学家凭借其卓越的研究成果成为了科学界的树萱,我们都很敬佩他。
- 故事起源
- 《庄子·外物》有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人种植了一棵树,等待多年后终于长出了萱花。这棵树的名字就叫做树萱,象征着人的品德高尚,有德行。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将“树萱”与高尚品德相联系,想象一棵树上长满了美丽的花朵,象征着人的品德高尚。
- 词语结构
- 主谓结构,由名词“树”和名词“萱”组成。
- 详细解释
- 树萱的“树”指种植,培养;“萱”是一种香草,有美好的芳香。树萱比喻人的品德高尚,有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