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陶砖。泛指古物。 陈去病 《辛亥六月金陵杂诗十二章》:“最是不禁肠断处,故宫陶甓马来驼。”
- 基本含义
- 指陶瓷器皿的形状独特,非常坚固耐用。比喻人的品质坚定不移,不受外界诱惑的侵蚀。
- 详细解释
- 陶甓是古代一种瓷器,形状类似于小瓮,由于其釉色独特,质地坚固,因此在古代被用来作为容器来储存贵重物品。由此,陶甓成为了比喻人的品质和性格坚定不移的象征。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品质坚定不移,不受外界诱惑的侵蚀。可以用来赞美一个人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 故事起源
- 《左传·成公十四年》中有一则故事,说的是鲁国的陶宏因为受到贵族的排挤和迫害,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和原则,不受干扰。后来,陶宏被任命为鲁国的宰相,他的坚定不移的品质让人们赞叹不已,从而形成了“陶甓”这个成语。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其中形容词“陶”表示陶瓷器皿的形状和特点,名词“甓”指的是陶瓷器皿。
- 例句
- 1. 他的意志如陶甓一般坚定,不受任何困难和诱惑的影响。2. 在生活的道路上,我们要像陶甓一样,坚定不移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陶甓”与坚固耐用的陶瓷器皿形状联系起来,来记忆该成语的含义。同时,可以通过与陶宏的故事联系,记忆其起源和使用场景。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陶瓷的制作工艺和历史,以及其他类似的成语,如“铁杵成针”、“坚如磐石”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像陶甓一样,坚持每天读书。2. 初中生:他的意志像陶甓一样坚定,不受任何困难的影响。3. 高中生:在面对困难时,我们要像陶甓一样坚定不移地追求自己的梦想。4. 大学生: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像陶甓一样,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