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亦作“朞年”。一年。《左传·僖公十四年》:“秋八月辛卯, 沙鹿 崩。 晋 卜偃 曰:‘期年将有大咎,几亡国。’”《后汉书·侯霸传》:“百姓老弱相携号哭……皆曰:‘愿乞 侯君 復留朞年。’” 唐 李德裕 《渔鱼骨》诗:“昔日 任公子 ,期年钓此鱼。”《金史·宗翰传》:“盟未朞年,今已如此,万世守约,其可望乎?” 清 袁枚 《续新齐谐·曹公梦》:“於是有言梦不足徵者,有以期年半载相机进退劝者。”
- 基本含义
- 指长时间的等待或期盼。
- 详细解释
- 期年是由动词“期待”和名词“年”组成的成语,意为长时间地等待或期盼。它表示一个人或一群人对某种事物或某种情况的期望和等待,通常是指期待一年之久。
- 使用场景
- 期年常用于描述对某种事情的长时间等待,特别是在等待某个重要的事件或结果时。可以用来形容对爱情、工作、考试结果等的期待。
- 故事起源
- 关于期年的起源故事并不明确,但它是中国古代文化中常见的成语之一。
- 词语结构
- 期年的结构是“动词 + 名词”。
- 例句
- 1. 我已经期年盼望着这个假期,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了。2. 他期年盼望着能够考上理想的大学。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期年”与“等待一年”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自己在等待某件事情的时候,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帮助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期年”相关的成语,如“期盼”、“期待”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期年盼望着放假,可以和朋友们一起玩。2. 初中生:我期年盼望着考试结束,可以放松一下。3. 高中生:我期年盼望着能够考上理想的大学。4. 大学生:我期年盼望着找到一份好工作,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