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博陆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对多个领域都有很高的造诣,能够从各个领域中吸取知识和经验。可以用于赞美学识渊博的人,也可以用于形容自己的学习态度。
- 例句
- 1. 他的学识博大精深,真是一个博陆的人。2. 只有博陆的人才能在不同领域中有所建树。
- 基本含义
- 广泛涉猎学问,博采众长。
- 基本解释
(1).即双陆。古代博戏之采名。《说郛》卷十引 五代 马鉴 《续事始》:“《声谱》云:‘博陆,采名也。 魏 陈思王 曹子建 制双陆局,置骰子二。至 唐 末有叶子之戏,未知谁置,遂加骰子至於六。’按 乌曹 始置六博之戏,乃行十二棋者。”
(2).指 霍光 。《后汉书·李固传》:“自非 博陆 忠勇, 延年 奋发,大 汉 之祀,几将倾矣。”《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才非 博陆 ,而受 姬公 负图之託。” 南朝 梁 任昉 《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王室不造,职臣之由。何者?亲则 东牟 ,任惟 博陆 。”
- 延伸学习
- 除了博陆这个成语,还有一些类似的成语可以进一步学习,如“博古通今”、“博闻强识”等。可以通过学习这些成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像博陆一样,广泛涉猎各种学问,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2. 初中生: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因为她是一个博陆的人,对各个学科都很有兴趣。3. 高中生:我希望通过不断努力,成为一个博陆的人,能够在各个领域都有所建树。4. 大学生:博陆不仅要求广泛涉猎各种学问,还要能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和运用。5. 成人:作为一个博陆的人,我们应该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以应对不同领域的挑战。
- 故事起源
- 博陆的故事起源于《左传·僖公二十一年》。当时,齐国有位名叫博陆菀的人,他非常善于学习,广泛涉猎各种学问,因此被人们称为“博陆”。后来,人们将他的名字用作成语,表示学识渊博,博采众长。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博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广阔的陆地上,看到各种各样的知识和经验,他伸手去触摸、吸取这些知识和经验,表示他广泛涉猎学问,博采众长。
- 词语结构
- 博陆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博”表示广泛,涉猎,而“陆”表示学问,知识。
- 详细解释
- 博陆指广泛涉猎学问,博采众长。形容一个人学识渊博,广泛涉猎各种学问,能够吸收众多的知识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