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对某人或某事物进行限制或压制的情况,也可用来形容某种力量被控制住或压制住的情况。
- 例句
- 1. 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被老师缩伏在这个班级里,不能参加其他活动。2. 这个国家的言论自由被政府严格缩伏,人们不敢随意发表意见。
- 基本含义
- 缩小、压制。
- 基本解释
畏缩屈服。 宋 王令 《寄题韩丞相定州阅古堂》诗:“小戎何为尚缩伏,久滞公斧血不滋。”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限制、压制相关的成语,如“束手无策”、“束缚手脚”等,以扩展对该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缩伏了我们的课间活动,只让我们在教室里读书。2. 初中生:政府对互联网进行缩伏,限制了我们的上网时间。3. 高中生:学校为了保证学习质量,对学生的社交活动进行了缩伏。
- 故事起源
- 缩伏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僖公十四年》:“缩伏而莫敢动。”在战争中,缩伏是指一方将兵力压缩起来,不敢轻易出动,以观察敌方动向,等待时机。后来,人们将这种行为比喻为对某人或某事物进行限制或压制。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缩伏”与“压制”、“限制”等近义词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想,帮助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动词+动词
- 详细解释
- 指压制、限制,使其不能展开、发展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