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起波的词语解释
起波的意思
拼音:qǐ bō    注音:ㄑㄧˇ ㄅㄛ
基本解释

(1).产生波浪。《汉书·郊祀志下》:“祠后土还,临 河 当渡,疾风起波,船不可御。”《三侠五义》第四九回:“忽然水上起波。”
(2).掀起风波;寻衅肇事。《水浒后传》第十七回:“那兴讼构非,诬誑词状,唆人起波的事,一时记不起许多。”
(3).比喻有节奏地间歇、曲折前进。 毛泽东 《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二:“水有水波,热有热浪。在一定意义上讲,走路也是起波的,一步一步走就是起波。唱戏也是起波的,唱完一句再唱第二句,没有一口气唱七八句的。写字也起波,写完一个字再写一个字,不能一笔写几百个字。这是事物矛盾运动的曲折性。”

基本含义
引起风波、骚动或争议
详细解释
起波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起指引起,波指波浪。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某种行为或事件引起了风波、骚动或争议。它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事件或行动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了一场大规模的骚动或争议。
使用场景
起波常用于描述一些引起社会关注或争议的事件,例如政治事件、社会事件、娱乐圈的绯闻等。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小小的行动或言论引发了一连串的争议和讨论,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力和后果。
故事起源
起波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平准书》中,记载了战国时期赵国大夫平原君的故事。平原君是个非常有智慧和见识的人,他在赵国担任大夫期间,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引起了很多人的争议和反对。因此,人们用“起波”来形容他引发了一场巨大的风波。
词语结构
成语“起波”的结构是一个动词+名词的组合,动词“起”表示引起,名词“波”表示波浪。
例句
1. 这篇文章引起了一场社会上的巨大争议,真是起波了。2. 他的言论在网络上引发了一系列的讨论,起了很大的波。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水面上扔石子,石子掉下去后引起了一圈圈的波浪,形成了一个骚动的场景,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起波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起波相关的成语,例如“惊涛骇浪”、“掀起风浪”等,来扩大对这个主题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今天在操场上有个同学摔倒了,引起了一片起波。2. 初中生:这部电影因为剧情太过激烈,引起了观众之间的起波。3. 高中生:这位明星的一句言论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一场起波,让他的粉丝和反对者争论不休。4. 大学生:这个政治事件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很大的起波,各界人士纷纷发表看法。
(0)
诗文中出现“起波”的诗词

过显济庙前石矶竹枝词二首·其一

石矶作意恼舟人,束起波涛遣怒奔。

撑折万篙浑不枉,石矶赢得万馀痕。

(0)

杂曲歌辞·其六竹枝

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0)

孤雁·其一

湘浦离应晚,边城去已孤。

如何万里计,只在一枝芦。

起波摇楚,寒栖月映蒲。

不知天畔侣,何处下平芜?

(0)

夕次盱眙县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0)

春日江上

新蒲嫩柳满汀洲,春入渔舟一棹浮。

云幕倒遮天外日,风帘轻飏竹间楼。

望穷远岫微茫见,兴逐归槎汗漫游。

不畏蛟螭起波浪,却怜清泚向东流。

(0)

蝶恋花·其一行湘阴

漠漠飞来双属玉。一片秋光,染就潇湘绿。

雪转寒芦花蔌蔌。晚风细起波纹縠。

落日闲云归意促。小倚蓬窗,写作思家曲。

过尽碧湾三十六。扁舟只在滩头宿。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