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诏葬的词语解释
诏葬的意思
拼音:zhào zàng    注音:ㄓㄠˋ ㄗㄤˋ
基本解释

下诏安葬。古代给有勋功大臣的殊荣。《旧唐书·职官志三》:“凡詔葬大臣,一品则卿护其丧事,二品则少卿,三品丞一人往。”

基本含义
指皇帝下诏令,安排国葬,也泛指国家举行的盛大葬礼。
详细解释
诏葬是由“诏”和“葬”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诏,指皇帝下达的命令;葬,指埋葬。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皇帝下诏令,安排国葬,也可以泛指国家举行的盛大葬礼。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国家举行盛大葬礼的场景,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重要人物的葬礼。比如,可以用在描述皇帝去世后举行的盛大国葬,或者是国家为了表彰某位重要人物而举行的隆重葬礼。
故事起源
诏葬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在古代中国,皇帝被视为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他们的去世往往会引起国家的重大变动。为了表达对皇帝的尊敬和哀悼,国家会举行盛大的葬礼,以示国家的哀悼和庄重。因此,诏葬这个成语就形成了。
词语结构
诏葬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诏”是动词,表示皇帝下令;“葬”是宾语,表示埋葬。
例句
1. 皇帝下诏葬,全国哀悼。2. 这位国家英雄去世后,举国上下都参加了一场盛大的诏葬仪式。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国家举行盛大葬礼的场景,皇帝下达诏令,安排国葬,展示国家的哀悼和庄重。这样的场景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葬礼习俗和皇帝葬礼的知识,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皇帝去世后,全国上下参加了一场盛大的诏葬仪式。2. 初中生:国家英雄的去世引发了一场盛大的诏葬,全国上下都为他默哀。3. 高中生:历史上有许多重要人物的去世都引起了国家的诏葬,以表达对他们的崇敬和哀悼。
(0)
诗文中出现“诏葬”的诗词

长安何纷纷。诏葬霍将军。刺绣被百领。

县官给衣衾。宝剑值千金。指之干树枝。

延陵轻宝剑。

(0)

适思

芳岁不我与,飒然凉风生。

繁华扫地歇,蟋蟀充堂鸣。

感物增忧思,奋衣出游行。

行值古墓林,白骨下纵横。

田竖鞭髑髅,村童扫精灵。

精灵无奈何,像设安所荣。

石人徒瞑目,表柱烧无声。

试读碑上文,乃是昔时英。

位极君诏葬,勋高盈忠贞。

宠终禁樵采,立嗣修坟茔。

运否前政缺,群盗多蚊䖟。

即此丘垄坏,铁心为沾缨。

当其崇树日,岂意侵夺并。

冥漠生变故,凄凉结幽明。

悲端岂自我,外物纷相萦。

所适非所见,前登江上城。

倚楼临绿水,一望解伤情。

(0)

恭王故太妃挽歌词二首·其一

燕姞贻天梦,梁王尽孝思。

虽从魏诏葬,得用汉藩仪。

曙月残光敛,寒箫度曲迟。

平生奉恩地,哀挽欲何之。

(0)

赠工部尚书冯公挽歌三首·其一

忠鲠难为事,平生尽畏途。

如弦心自直,秀木势恒孤。

诏葬南陵道,神游北斗枢。

贵门传万石,馀庆在双珠。

(0)

恭王故太妃挽歌词二首

燕姞贻天梦,梁王尽孝思。
虽从魏诏葬,得用汉藩仪。
曙月残光敛,寒箫度曲迟。
平生奉恩地,哀挽欲何之。
文卫罗新圹,仙娥掩暝山。
雪云埋陇合,箫鼓望城还。
寒树风难静,霜郊夜更闲。
哀荣深孝嗣,仪表在河间。

(0)

赠工部尚书冯公挽歌三首

忠鲠难为事,平生尽畏途。
如弦心自直,秀木势恒孤。
诏葬南陵道,神游北斗枢。
贵门传万石,馀庆在双珠。
爵位题龙旐,威仪出凤城。
路傍人泣送,门外马嘶迎。
万事非吾有,千悲是世情。
昔焉称夏日,今也谥冬卿。
窅然长夜台,举世可哀哉。
泉户一朝闭,松风四面来。
石碑填駮藓,珠服聚尘埃。
谁言辽东鹤,千年往复回。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