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拜帖的词语解释
拜帖的意思
拼音:bài tiē    注音:ㄅㄞˋ ㄊㄧㄝ
基本解释

拜访别人时所用的名帖。 明 张萱 《疑耀》卷四:“古人书啟往来及姓名相通,皆以竹木为之,所谓刺也……今之拜帖用纸,盖起於 熙寧 也。”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九·名号甫》:“《汉书·高帝纪》曰‘为謁’,《袁盎传》曰‘上謁’。 颜师古 註曰:‘为謁者,书刺自言爵里,若今参见尊贵而通名也。上謁,若今通名也。’据此,则‘为謁’似今脚色手本,而‘上謁’似今之拜帖矣。”《单口相声传统作品选·怯跟班》:“穿戴好了,把拜帖、礼单放在拜匣里,又拿出出门用的烟袋。”

基本含义
指拜访时所带的礼物或信件。也用来形容拜访或送礼物表示敬意。
详细解释
拜帖是由“拜”和“帖”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拜指拜访、敬仰,帖指写信、送礼物。拜帖的含义是指在拜访他人时所带的礼物或信件,表示一种敬意和诚意。
使用场景
拜帖通常出现在正式的拜访、探望、祝贺等场合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在拜访他人的时候会带上一份礼物或一封信件,以表达自己的敬意和祝福。此外,拜帖也可以用来形容送礼物表示敬意,不仅限于拜访。
故事起源
拜帖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礼仪文化。在古代,人们在拜访他人的时候会带上一份礼物或一封信件,以表达自己的敬意和诚意。这种行为被视为一种礼节和传统习俗,后来逐渐形成了拜帖这个成语。
词语结构
拜帖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拜”和“帖”。其中,“拜”是动词,表示拜访、敬仰;“帖”是名词,表示信件、礼物。
例句
1. 他去拜访长辈,特意带了一份精美的拜帖。2. 为了表示诚意,他送给对方一份精心准备的拜帖。
记忆技巧
可以将拜帖这个成语与拜访和礼物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拜访时所带的礼物或信件就是拜帖。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了解中国的礼仪文化和传统习俗,深入了解拜帖的含义和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去朋友家玩,带了一份拜帖给他。2. 初中生:我去拜访老师,准备了一份精美的拜帖。3. 高中生:为了表示诚意,我送给公司老板一份精心准备的拜帖。4. 大学生:参加朋友的婚礼,我准备了一份特别的拜帖送给新人。
(0)
诗文中出现“拜帖”的诗词

写竹答许口北年礼

羹鲤稻粱餐,沈思欲答难。

只裁残拜帖,写竹当春盘。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