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胆大如斗常用于形容那些在面对困难和危险时毫不畏惧、勇往直前的人。可以用来赞美勇敢的人,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过于冒险、鲁莽的人。
- 例句
- 1. 他胆大如斗,敢于面对任何挑战。2. 这个年轻人胆大如斗,决心要改变世界。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胆量非常大,勇敢无畏。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勇敢和胆量相关的成语,如“胆小如鼠”、“胆颤心惊”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胆大如斗,敢于和恐龙对抗。2. 初中生:这位运动员胆大如斗,敢于挑战世界纪录。3. 高中生:他胆大如斗,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一条艰难的道路。4. 大学生:这个年轻人胆大如斗,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
- 故事起源
- 关于“胆大如斗”的故事并没有明确的起源,但这个成语的形象非常生动,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胆大如斗”与斗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的胆量像一个巨大的斗一样大。可以将这个形象与勇敢的人物或者英雄联系起来,加深记忆。
- 词语结构
- 胆大如斗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两个形容词性的词语组成。
- 词语解释
- dǎn dà rú dǒu ㄉㄢˇ ㄉㄚˋ ㄖㄨˊ ㄉㄡˇ
胆大如斗(膽大如斗)
《三国志·蜀志·姜维传》“ 维 妻子皆伏诛” 裴松之 注引《世语》:“ 维 死时见剖,胆如斗大。”后因称胆量极大为“胆大如斗”。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二折:“有一箇 赵子龙 胆大如斗。”亦省作“ 胆如斗 ”。 宋 黄庭坚 《再答明略》诗之二:“ 廖侯 言如不出口,銓量古今胆如斗。”一说,“如斗”应作“如升”。《资治通鉴·魏元帝咸熙元年》“众格斩 维 ” 元 胡三省 注:“又《世语》曰:‘ 维 死时见剖,胆如斗大。’如斗非身所能容,恐当作‘升’。”按,古时形容人胆大,亦有作“如升”者,见《南史·贼臣传·侯景》。
-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