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瓦铛的词语解释
瓦铛的意思
拼音:wǎ chēng    注音:ㄨㄚˇ ㄔㄥ
使用场景
瓦铛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形容各种响亮、有力的声音或行动。例如,可以用来形容锤子敲打金属的声音、大雨敲打屋顶的声音、战争中的战鼓声等等。此外,瓦铛也可以用于形容人的行动有力、有冲击力,比如形容一个人干活很利索、有力度。
例句
1. 锤子一下子砸在铁上,发出了一声瓦铛。2. 雨点砸在玻璃窗上,发出了一阵瓦铛声。3. 这个演员的表演非常有力,每一个动作都犹如一声瓦铛。
基本含义
形容声音响亮,有力。
基本解释

陶制炊器。 明 李东阳 《成国内弟忆陶鼎诗次韵》之一:“朝回闭户无佳客,独对陶家老瓦鐺。”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形容声音或行动的成语,例如“震耳欲聋”、“石破天惊”等等,扩大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敲黑板发出了一声瓦铛,同学们都静下来了。2. 初中生:篮球砸在地上发出了一声瓦铛,场上的气氛变得紧张起来。3. 高中生:工人们用铁锤敲打钢板,发出了一阵瓦铛声,整个工地都回荡着他们的努力和汗水。
故事起源
关于瓦铛的故事起源并不明确,但是瓦铛这个成语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有很多使用。它形象地描述了金属撞击的声音,给人一种力量和冲击的感觉。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瓦铛这个成语与金属撞击的声音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形象的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用锤子砸在铁上,发出一声响亮的瓦铛声,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瓦铛是一个形容词,由两个汉字组成。
详细解释
瓦铛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声音响亮、有力。瓦铛的声音是指类似金属撞击的声音,通常用于形容锤子、铁器等物体撞击时发出的声音。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声音有力、响亮,有时也可以用来形容行动有力、有冲击力。
(0)
诗文中出现“瓦铛”的诗词

闲居

竹满檐楹草满除,青山应属野人居。

未春预借看花骑,欲雨先征种树书。

石鼎香酣吟懒后,瓦铛茶熟梦回初。

半生消受清闲福,一任人嗔礼法疏。

(0)

题杨青村先生诗集

我生局束鸡瓮中,可怜萧索如衰蓬。

岂惟五岳足未到,并此眼前山水无由逢。

萤乾蠹死老残帙,何异候虫时鸟啼悲风。

纪游往往羡康乐,神工鬼斧开鸿濛。

《秦州》杜老斗奇崛,实与太白《蜀道》争两雄。

后来手笔愧凡劣,譬以钝戈朽甲攻。

崇墉夜来披点商丘刻,鲛人网布珊瑚空。

秀野草堂出新意,遇佳山水留诗筒。

淋漓泼墨更谁子,横绝独步青村翁。

齐州九点罗心胸,玲珑雕刻青芙蓉。

中原蜡屐回匆匆,蛮天宰邑凭祝融。

洞庭彭蠡飞艟艨,中流绝叫惊蛟龙。

万弩直射冯夷宫,彩丝吊屈心忡忡。

欲呼湘累歌兰丛。

吁嗟乎,丈夫薄宦路已穷,簿领朱墨纷相从。

才雄天末少人识,顽烟瘴雨支吟筇。

江东群彦坐台省,锵鸣玉佩陈钟镛。

我读君诗悼君遇,忽觉清夜剑戟摩苍穹。

急㸐瓦铛煮浊酒,为君感慨抑塞挥千钟。

(0)

夜起煮茶

碎擘月团细,分灯来夜缸。

瓦铛然野竹,石瓮泻秋江。

水火声初战,旗枪势已降。

月明犹在壁,风雨打山窗。

(0)

度居庸

岁暮矣,风凄凄,车中行客胡不归。

一车南,一车北,南来北去何时息。

车行欲近关上头,鞭牛不前吁可愁。

须臾推挽在平地,车中儿女欢且讴。

短褐萧萧风雪里,山径荒寒多虎兕。

呼儿取火供晚炊,瓦铛黍米和沙煮。

黄昏露宿官道边,茅店鸡鸣载行李。

殷勤起谢车中人,万岭千山多苦辛。

严风吹霜皮肉死,一身只有筋骨存。

安得筋骨化为山下土,填却千山万山无险阻,尽使行人免愁苦。

(0)

独守空斋洗砚池,瓦铛髹几总相宜。

云归古洞深潭杳,月落疏林曲径迷。

枕上味甜怜醉后,鬓边影好忆年时。

征衣尽被京尘化,枉向人间泣素丝。

(0)

煮茶亭戏仿坡翁作

紫笋峰前桑苧乡,通川绝巘青茫茫。

铿然一磬堕云外,树里禅翁锁竹房。

青莎裂痕走玉液,白石迸髓流云浆。

杏花风微蝶影薄,麦毛雨浥鹃声忙。

僧厨数亩新茸腻,灵草惊雷待人祭。

兰丛抽笋罥新芽,竹簜穿篱撩芳蒂。

花满香泉碧映窗,林垂珍实红生砌。

数叶寻条度晚春,瀹瓯掇碾娱清岁。

鉴公弟子本书仙,茗碗流连侣玉川。

瓦铛雪浪分秋月,石鼎松风夹夜泉。

大瓢小杓那能数,枯肠醉眼俱茫然。

白日琅函突兀坐,清秋瑶席支离眠。

湖影林光媚朝夕,偶剩閒缘到閒客。

疏狂不乞素师书,标韵惟怜积公癖。

饮罢烦襟彻骨清,寒堂幽梦未能成。

城头月出春云歇,坐忆千山啼鸟声。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