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刚强严峻。《南齐书·皇后传·武穆裴皇后》:“性刚严, 竟陵王 子良 妃 袁氏 布衣时有过,后加训罚。”《新唐书·杨发传》:“ 发 操下刚严,军遂怨。” 宋 秦观 《治势》上:“虽有刚严果断之材,或失而为刻深。”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性格刚正严肃,严格要求自己。
- 详细解释
- 刚严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刚指坚定不移,严指严格,要求严苛。刚严形容一个人的性格刚正严肃,对自己要求严格,不轻易妥协。
- 使用场景
- 刚严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性格特点,通常用于褒义,表示这个人有坚定的原则和严格的要求,不会为了个人利益而妥协。
- 故事起源
-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鲁国的大夫骊姬因为一个小过失被责罚,他非常自责,并决定严格要求自己,不再犯错。后来,骊姬成为了鲁国的重要官员,他的刚正严肃的性格深受人们的尊敬和喜爱,人们就用“刚严”来形容他。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形容词构成,形容词之间有一定的关联和补充。
- 例句
- 1. 他是一位刚严的领导,对工作要求严格,但也非常公正。2. 这位老师刚严有度,对学生要求严格,但也关心学生的成长。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得笔直,表情严肃,手里拿着一把尺子,严格要求自己。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刚严”相关的成语,如“刚直不阿”、“刚愎自用”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是一位刚严的人,对我们的学习要求很高。2. 初中生:我爸爸是一位刚严的父亲,他对我的学习成绩要求很严格。3. 高中生:这位校长是一位刚严的领导,他对学生的纪律要求非常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