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监督搜抄。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五四章:“粮食也要派人监抄,避免随意抛撒或私自取用。”
- 基本含义
- 指监督抄写,严密监视并抄写他人的文字。
- 详细解释
- 监抄是由“监”和“抄”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监”意为监督、监视,“抄”意为抄写、复制。监抄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平准书》中,形容严密监视并抄写他人的文字,以保证其真实性和准确性。
- 使用场景
- 监抄一词常用于形容严格监督和抄写他人的文字的行为。可以用于描述公务员、编辑、考试监考等工作中的严谨态度。
- 故事起源
- 据《史记·平准书》记载,监抄一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202年,当时汉朝大将军韩信在与项羽作战时,为了防止敌军窃取军机,他派遣手下的人员进行监抄,严密监视并抄写自己的战争计划。后来,监抄逐渐演变为一种比喻,形容严密监视和抄写他人文字的行为。
- 词语结构
- 动宾结构。
- 例句
- 1. 为了保证文件的准确性,我们需要进行严格的监抄。2. 编辑部门负责对稿件进行监抄,确保其内容真实可靠。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监抄”联想为一位严格的监考老师,他在考试期间严密监视学生,并抄写他们的答卷,以确保考试的公平性和准确性。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监抄相关的成语,如“监守自盗”、“临渴掘井”等,以拓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让我们在考试时不要相互抄袭,要做到不监抄。2. 初中生:为了防止考试作弊,老师会进行监抄,所以我们要自己认真答题。3. 高中生:在科研工作中,严格的监抄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步骤。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