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直庐的词语解释
直庐的意思
拼音:zhí lú    注音:ㄓㄧˊ ㄌㄨˊ
基本解释

旧时侍臣值宿之处。《文选·陆机<赠尚书郎顾彦先>》诗之二:“朝游游曾城,夕息旋直庐。” 吕延济 :“直庐,直宿之庐。” 唐 姚合 《西掖寓直春晓闻残漏》诗:“直庐仙掖近,春气曙犹寒。” 宋 王禹偁 《寄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诗:“吾生未有林泉计,空媿妨贤卧直庐。”《明史·严讷传》:“ 訥 晨出理部事,暮宿直庐,供奉青词,小心谨畏。”

基本含义
指直立的房屋,比喻人的品行高尚,正直无私。
详细解释
直庐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房屋结构,由一根立柱支撑,无需其他支撑物。这种结构稳定坚固,象征着高尚的品德和正直无私的品行。用来形容人的品行高尚,道德正直,不为私利所动。
使用场景
直庐常用于形容人的品质高尚,正直无私,用来褒奖和赞美他人的高尚品行。可以用在夸奖朋友、同事、家人等各种场合。
故事起源
直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战国时期的故事。据说,战国时期的魏国有位名叫庄子的哲学家,他住在一座直立的房屋里,房屋只有一根立柱支撑,没有其他支撑物。庄子以他高尚的品质和正直无私的行为而闻名于世,人们为了纪念他,就用庄子的居所来比喻高尚品行,形成了成语“直庐”。
词语结构
主谓结构,形容词+名词。
例句
1. 他的品行高尚,正直无私,真可谓是直庐之士。2. 她一直以来都是一位直庐之人,从不为私利所动。3. 这位老师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心目中的直庐。
记忆技巧
可以将成语“直庐”与直立的房屋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只有一根立柱支撑的房屋,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以及古代建筑与文化的关系。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是我们学校的直庐,他总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2. 初中生:我希望将来成为一个直庐之人,对社会有所贡献。3. 高中生:他的品行高尚,正直无私,真是一位直庐之士。4. 大学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应该保持直庐的品质,不为私利所动。5. 成年人:他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公司的直庐,为公司做出了很多贡献。
(0)
诗文中出现“直庐”的诗词

明星篇

明星出地一丈高,天门沉沉鱼钥动。

沙堤露下玉珂寒,直庐鸡唱金莲重。

千门万户晓钟发,明星渐高河渐没。

灿烂疑侵翔凤栖,依稀故抱飞龙阙。

凤楼龙阙带曾城,翠辇朱衣夜夜行。

黄昏竞奏催花宴,天明犹听打毬声。

兰烟桂火煇如日,明星迢迢照不入。

百子池头青草生,长信宫中紫苔集。

草色苔香秋复春,此日乘槎若问津。

明星晓落宵还见,白发黄金愁杀人。

(0)

送梁府教赴括苍任

闻得官期三月初,此行最喜奉潘舆。

杏花风暖好觅句,槐影日长宜读书。

垂世文章星有斗,随缘富贵水成渠。

少须岁月朝天去,半夜金莲归直庐

(0)

秋日荆南送石首薛明府辞满告别奉寄薛尚书颂德叙怀斐然之作三十韵

南征为客久,西候别君初。

岁满归凫舄,秋来把雁书。

荆门留美化,姜被就离居。

闻道和亲人,垂名报国馀。

连枝不日并,八座几时除。

往者胡星孛,恭惟汉网疏。

风尘相澒洞,天地一丘墟。

殿瓦鸳鸯坼,宫帘翡翠虚。

钩陈摧徼道,枪藟失储胥。

文物陪巡守,亲贤病拮据。

公时呵䝟貐,首唱却鲸鱼。

势惬宗萧相,材非一范雎。

尸填太行道,血走浚仪渠。

滏口师仍会,函关愤已摅。

紫微临大角,皇极正乘舆。

赏从频峨冕,殊私再直庐

岂惟高卫霍,曾是接应徐。

降集翻翔凤,追攀绝众狙。

侍臣双宋玉,战策两穰苴。

鉴澈劳悬镜,荒芜已荷锄。

向来披述作,重此忆吹嘘。

白发甘凋丧,青云亦卷舒。

经纶功不朽,跋涉体何如。

应讶耽湖橘,常餐占野蔬。

十年婴药饵,万里狎樵渔。

扬子淹投阁,邹生惜曳裾。

但惊飞熠耀,不记改蟾蜍。

烟雨封巫峡,江淮略孟诸。

汤池虽险固,辽海尚填淤。

努力输肝胆,休烦独起予。

(0)

次韵答王四

病懒百事废,不惟书问疏。

新诗苦招唤,是日锁直庐

潢污深一尺,大道覆行车。

晴夜遥相似,秋堂对望舒。

(0)

和窦吏部雪中寓直

瑞花飘朔雪,灏气满南宫。

迢遰层城掩,徘徊午夜中。

金闺通籍恨,银烛直庐空。

谁问乌台客,家山忆桂丛。

(0)

荅马侍御见赠

谬入金门侍玉除,烦君问我意何如。

蟠木讵堪明主用,笼禽徒与故人疏。

苑花似雪同随辇,宫月如眉伴直庐

浅薄求贤思自代,嵇康莫寄绝交书。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