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7日(农历三月三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日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暴民的词语解释
暴民的意思
拼音:bào mín    注音:ㄅㄠˋ ㄇㄧㄣˊ
使用场景
暴民一词常用于描述一些社会动荡、群体事件或暴力冲突中的民众。可以用于新闻报道、历史故事、社会评论等场景。
例句
1. 这个国家的统治者应该倾听民众的声音,以避免引发暴民行动。2. 暴民的行为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伤害。
基本含义
指由于怨恨、不满等情绪而聚集起来,采取暴力行动的民众。
基本解释

(1).凶暴作乱的人。《礼记·乐记》:“暴民不作,诸侯宾服。” 孔颖达 疏:“暴民,谓凶暴之民。”《孔子家语·王言》:“昔者明王之治民也,法必裂地以封之,分属以理之,然后贤民无所隐,暴民无所伏。”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孔夫子 ﹞虽然曾经贵为 鲁国 的警视总监,而又立刻下野,失业了;并且为权臣所轻蔑,为野人所嘲弄,甚至于为暴民所包围。”
(2).欺压人民。《周书·文帝纪下》:“无贪财以轻敌,无暴民以作威。”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来扩展对暴民的理解。例如,可以学习与社会动荡、民众抗议相关的成语,如“民不聊生”、“群情激奋”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暴民是指一群生气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做坏事。2. 初中生:历史上有很多暴民活动,他们为了争取权益采取了暴力手段。3. 高中生:暴民的行为给社会带来了混乱和破坏,应该通过和平方式解决问题。4. 大学生:暴民的出现反映了社会不公和民众的不满情绪,需要引起重视和解决。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故事起源
暴民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社会动荡时期。在古代社会,由于统治者的专制、不公和压迫,民众常常积聚了很多不满和怨恨。当这些情绪达到一定程度时,民众可能会聚集起来,采取暴力行动来表达对统治者的不满。因此,暴民一词在中国历史上经常出现。
英文翻译

1.mob; mobster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暴民”两个字的发音与其基本含义相联系来记忆这个成语。例如,将“暴”字与“爆炸”联系起来,表示暴力行为;将“民”字与“人民”联系起来,表示民众。通过这种关联记忆,可以更容易记住暴民的含义。
词语结构
暴民一词是由两个单独的字组成的,没有特定的结构。
详细解释
暴民一词由“暴”和“民”两个字组成。暴民指的是怨恨、不满等情绪积聚到一定程度后,聚集起来采取暴力行动的民众。暴民往往由一些被社会不公正对待的人群组成,他们通过暴力行动来表达对社会不满的情绪。
(0)
诗文中出现“暴民”的诗词

又和宋侯三首·其三

梨园部里奏云和,衰惰烦公发药多。

有啭春莺觞客酒,无如龙马暴民禾。

盍陪天下传柑宴,且听民间秀麦歌。

归对蓬窗灯一点,却疑太乙夜相过。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