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听事的词语解释
听事的意思
拼音:tīng shì    注音:ㄊㄧㄥ ㄕㄧˋ
基本解释

[释义]
(1) 〈书〉
(2) (动)听政。
(3) (名)大厅(指官署中的)也作厅事。
[构成]
动宾式:听|事
[例句]
皇帝不是天天都上朝听事。(作谓语)

英文翻译

1.[书]

详细解释

◎ 听事 tīngshì
(1) [manage affairs]∶处理政事
(2) [hall;office;court-room]∶大厅(多指官署中的)。也作“厅事”
听事前仅容旋马。——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听事诚隘。
听事已宽。
(1).谓听命行事。《礼记·少仪》:“适有丧者曰比、童子曰听事。” 孔颖达 疏:“童子未成年,虽往适它丧,不敢以成人为比方,但来听主人以事见使。”《左传·襄公三十年》:“ 穆叔 问 王子围 之为政何如。对曰:‘吾儕小人食而听事,犹惧不给命,而不免於戾,焉与知政?’”
(2).犹治事。《史记·秦始皇本纪》:“自是后莫知行之所在。听事,羣臣受决事,悉於 咸阳宫 。”《汉书·宣帝纪》:“令羣臣得奏封事,以知下情。五日一听事,﹝自丞相﹞以下各奉职奏事,以傅奏其言,考试功能。”《后汉书·光武帝纪下》:“癸亥晦,日有食之,避正殿,寑兵,不听事五日。”
(3).厅堂。官府治事之所。后亦指私宅大厅。 汉 应劭 《风俗通·怪神·世间多有见怪惊怖以自伤者》:“ 郴 还听事,思惟良久。”《晋书·陶侃传》:“后正会,积雪始晴,听事前餘雪犹湿,於是以屑布地。”《资治通鉴·晋愍帝建兴二年》:“ 勒 升其听事, 浚 乃走出堂皇, 勒 众执之。” 胡三省 注:“中庭曰听事,言受事察讼於是。 汉 晋 皆作听事, 六朝 以来乃始加‘广’作‘厅’。”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四:“ 江苏 藩署听事县一额云:报朝廷某事,荣父母某事,宽百姓几分,爱子孙几分。”

基本含义
听从别人的意见或建议,不轻易下决定。
使用场景
听事通常用于提醒人们在做决策时要谨慎思考,不要凭个人主观意识盲目行事。它适用于各种场景,如工作、学习、生活等。无论是领导做决策,还是学生选择专业,听事都提醒人们应该多听取他人的意见,多方考虑,不要凭一己之见。
故事起源
听事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战国时期,齐国有个人叫孟尝君,他非常聪明,但是有时候也会冲动行事。有一次,孟尝君听说有人要给他送礼,但是他没有听从大臣的建议,盲目接受了礼物。结果,他被人诬陷,陷入了困境。从此以后,孟尝君深刻认识到了听从他人的意见的重要性,于是他提出了“听事”的观念。
词语结构
听事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听”是动词,表示倾听、听从;“事”是名词,表示事情、事务。
例句
1. 领导在做决策时要听取下属的意见,不要轻易下决定,要慎重考虑。2. 在选择大学专业时,应该听取家人和老师的建议,不要凭一己之见。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听事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倾听别人的意见时,专心聆听,不做决定,因此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与听事相关的成语,如“听其自然”、“听之任之”等。通过学习更多的成语,可以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并深入理解中国文化中的智慧和哲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在做决定时要听取家长和老师的意见,不要轻易下决定。2. 初中生:在选择课外活动时,我们应该听取同学们的建议,不要凭一己之见。3. 高中生:在填报志愿时,我们应该听取老师和专业人士的意见,不要盲目选择。4. 大学生:在选择工作时,我们应该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不要轻易做出决定。
(0)
诗文中出现“听事”的诗词

庐州诗

平湖阻城南,长淮带城西。

壮哉金斗势,吴人筑合肥。

曹瞒狼顾地,苻秦又颠挤。

六飞驻吴会,重兵镇边陲。

绍兴丁巳岁,书生绾戎机。

郦琼劫众叛,度河从伪齐。

苍黄驱迫际,白刃加扶持。

在职诸君子,临难节不亏。

尚书徇国事,既以身死之。

骂贼语悲壮,摏喉声喔咿。

呜呼赵使君,忠血溅路歧。

在职乔张实大将,横尸枕阶基。

至今遗部曲,言之皆涕洟。

法当为请谥,史策垂清规。

法当为立庙,血食安淮圻。

奈何后之人,邈然弗吾思。

居官潭潭府,神不芘茅茨。

冤气与精魄,皇皇何所依。

所以州州内,鬼物多怪奇。

月明廷庑下,彷佛若有窥。

謦欬闻动息,衣冠俪容仪。

士民日凋瘵,岳牧婴祸罹。

一纪八除帅,五丧三哭妻。

张侯及内子,遍体生疮痍。

爬搔疼彻骨,脱衣痛粘皮。

狂氓据听事,夫人凭指挥。

玉勒要乌马,云鬟追小姬。

同殂顷刻许,异事今古稀。

磊落陈阁学,文章李紫微。

筑城志不遂,起废止于斯。

杜侯在官日,夜寝鬼来笞拔剑起驱逐,反顾出户帏。

曰杜二汝福,即有鼓盆悲。

德章罢郡去,厌厌若行尸。

还家席未暖,凶问忽四驰。

安道移嘉禾,病骨何尪羸。

于时秋暑炽,絮帽裹颔颐。

馀龄亦何有,干在神已睽。

师说达吏治,通材长拊绥。

东来期月政,简静民甚宜。

传闻盖棺日,邑里皆号啼。

近者吴徽阁,鱼轩发灵輀。

营卒仆公宇,厩驷裹敝帷。

行路闻若骇,举家惊欲痴。

昔有邺中守,迥讳姓尉迟。

后周死国难,英忠未立祠。

及唐开元日,刺史多艰危。

居官屡谪死,未至先歔欷。

仁矣张嘉祐,下车知端倪。

庙貌严祀典,满考迁京畿。

兄弟列三戟,金吾有光辉。

吴竞继为政,神则加冕衣。

自此守无患,史书信可推。

伯有执郑政,汰侈荒于嬉。

出奔复为乱,羊肆死猖披。

强魂作淫厉,杀人如取携。

其后立良止,祭祀在宗枝。

罪戮彼自取,祸福尚能移。

族大所冯厚,子产岂吾欺。

寒温五种疟,踸踔一足夔。

或能为病祟,祈祷烹伏雌。

况我义烈士,品秩非贱卑。

凛凛有生气,为神复何疑。

勺水不酹地,敢望壶与蹄。

片瓦不覆顶,敢望题与榱。

邦君寄民社,此责将任谁。

既往不足咎,来者犹可追。

傥依包孝肃,或依皇地祇。

经营数楗屋,丰俭随公私。

丹青罗像设,香火奉岁时。

尚书名位重,正寝或可施。

吕姬徇夫葬,义妇严中闺。

清贤列两庑,后先分等衰。

当时同难士,物色不可遗。

张陈李鲍韩,势必相追随。

德章病而去,去取更临时。

尊罍陈俨雅,剑佩光陆离。

匠事落成日,醮祭蠲州治。

青词奏上帝,册祝告神知。

若曰物异趣,人鬼安同栖。

兹焉卜新宅,再拜迎将归。

悲笳响萧瑟,风驭行差池。

穹旻亦异色,道路皆惨悽。

巍峨文武庙,千载无倾攲。

使君享安稳,高堂乐融怡。

岂弟布惠政,吉祥介繁禧。

遂纡紫泥诏,入侍白玉墀。

斯民获后福,年谷得禳祈。

坎坎夜伐鼓,欣欣朝荐牺。

人神所依赖,时平物不疵。

中兴天子圣,群公方倚毗。

明德格幽显,和风被华夷。

典章粲文治,昭然日月垂。

臣工靡不报,秩祀当缉熙。

四聪无壅塞,百揆钦畴咨。

咨尔淮西吏,不请奚俟为。

露章画中旨,施行敢稽迟。

太常定庙额,金榜华标题。

特书旌死节,大字刻丰碑。

碑阴有坚石,镌我庐州诗。

(0)

驯鸽篇

君不见贾谊寰中推逸才,仇香坐处馆常开。

栖鸾未即冲天去,驯鸽先能听事来。

亦闻无角巢君屋,诸处不栖如择木。

宁随贺燕空绕梁,为逐迁莺俱□□。

风窗月户清节凉,抚翼和鸣君子旁。

双影时时临砚水,轻毛片片落书窗。

□君德,辉彩鲜鲜生羽翼;

感君心,灵庆昭昭相应深。

何必淮南投小吏,飞来□□化为金。

(0)

自蜀入关

文战连输未息机,束书携剑定前非。

近来从听事难得,休去且无山可归。

匹马出门还怅望,孤云何处是因依?

斜阳驿路西风紧,遥指人烟宿翠微。

(0)

元丰四年十二月大雪郡侯送酒

平明大雪风怒嘷,屋上卷来亭下高。

更深更密皆能到,所在纷纷如雨毛。

堆床压案扫复聚,取笔欲书冰折毫。

须眉沾白催我老,自颈以下类拥袍。

此时只好闭门坐,右手把酒左持螯。

奈何巑岏据听事,千兵踏藉泥如糟。

强登曹亭要望远,纸伞掣手不可操。

黑阴遮眼铺水墨,寒气刮耳投兵刀。

饥肠及午尚未饭,更搜诗句无乃劳。

幸有使君怜寂寞,亟使兵厨分冻醪。

余虽不饮为一釂,两颊生春红胜桃。

醉眼瞢腾视天地,蜾蠃螟蛉轻二豪。

勿令小暖气便壮,自笑世间皆我曹。

(0)

次韵苏子瞻学士腊日游西湖

腊日不饮独游湖,如此清尚他人无。

唱酬佳句如连珠,况复同好相应呼。

君尝听事嗟罪孥,虽在乐国犹寡娱。

是社稷臣鲁颛臾,直道自任心不纡。

最爱灵山之僧庐,彼二惠者清名孤。

案上梵夹床龙须,炉销都梁馔伊蒲。

洁行自欲敦薄夫,长吟拥褐忘昕晡。

坐客不设毡氍毹,对镜如看方舆图。

君怀经济才有馀,名声妖孽惩颜蘧。

且来山林寻遁逋,更玩四营兼参摹。

(0)

藤花歌

老藤广荫三亩余,乃在听事东南隅。

我来霜雪正萧悴,陆槁疑是樵薪枯。

苔封石倚势盘屈,五龙纠绞根非孤。

蔓延四走络高架,亿万鬼膊相枝梧。

三月四月土脉酥,一雨再雨甘醍醐。

柔丝吐春换新绿,纤纤袅袅森鱼须。

烟苞露甲看渐坼,一夜脱尽青罗襦。

晓晴睡足帷幕卷,紫气赩赫惊双矑。

珑玲香界宝璎珞,钩连缀系密复疏。

奇芬馣?试微嗅,霍然肺病今朝苏。

青钱买春作清赏,延客亟唤长须奴。

惜哉地志阙未载,又无好句穷追摹。

轮囷郁崛数百载,惟供俗眼为欢娱。

风尘连蹇士失职,得不与此同嗟吁。

欲求良工写万本,达之上国传通都。

使知海邦有异植,耀艳实与凡葩殊。

得一知己可无恨,不须九锡为花谀。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