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谓道之高深奇妙,如龙之变化不可测。语出《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孔子 去,谓弟子曰:‘……至於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 老子 ,其犹龙邪!’” 唐 黄滔 《省试王者之道如龙首赋》:“王者以御彼万国,居于九重。既体天而立制,遂如首以犹龙。” 宋 陆游 《读<老子传>》诗:“但説 周公 曾入梦,寧於 老子 叹犹龙。”
(2).指 老子 。 宋 周密 《齐东野语·三教图赞》:“ 理宗 朝有待詔 马远 画《三教图》:黄面老子则跏趺中坐, 犹龙翁 儼立於傍,吾夫子乃作礼於前。” 清 王夫之 《连珠》之二:“材有让乎 犹龙 ,道有超乎维宝。” 王毓岱 《乙卯自述》诗:“覆鹿忘前梦, 犹龙 悟守雌。”
(3).称有道之士。 清 徐振芳 《海陵寄李子微》诗:“犹龙久矣逃尘世,牵犊公然饮上流。”
- 基本含义
- 指人行事犹如龙一样威风、有力量。
- 详细解释
- 犹龙这个成语由“犹”和“龙”两个字组成,其中,“犹”意为像、如同,“龙”则是神话中的神兽,象征着威武、有力量。犹龙形容人的行为举止威风凛凛,有力量,意味着人具备强大的气概和能力。
- 使用场景
- 犹龙一词常用于形容人的威风凛凛、有力量的形象。可以用来形容领导者在困境中展现出的气魄,也可以形容个人在面对困难时所表现出的坚毅和勇气。
- 故事起源
- 犹龙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的龙。龙是中国文化中的神兽,象征着威武、有权势。因此,人们用“犹龙”来形容人的威风凛凛、有力量的形象。
- 词语结构
- 犹龙是由两个字组成的四字成语,其中,“犹”作为形容词修饰后面的“龙”,表示“像、如同”的意思。
- 例句
- 1. 领导的讲话气势如犹龙,让人感到无比威严。2. 他在困境中展现出的勇气和智慧,犹如一条犹龙。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犹龙”的发音和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自己变成一条威风凛凛的龙,展现出强大的气概和能力,这样就能记住“犹龙”的意思。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龙的文化和传说,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中龙的象征意义,以及龙在神话故事中的角色。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运动会上跑步的样子犹如一条犹龙,速度非常快。2. 初中生:老师的声音像犹龙一样威严,让我们都很害怕。3. 高中生:他的演讲气势如犹龙,让人印象深刻。4. 大学生:面对困难,他展现出的坚毅和勇气犹如一条犹龙,充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