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水流冲激堤岸而奔涌。《文选·谢灵运<入彭蠡湖口诗>》:“洲岛骤迴合,圻岸屡崩奔。” 吕向 注:“水激其岸,崩頽奔波也。” 唐 李白 《大鹏赋》:“五岳为之震荡,百川为之崩奔。” 宋 黄庭坚 《阻风铜陵》诗:“洪波崩奔去,天地无限隔。”
(2).奔波;奔驰。 唐 杜甫 《阆州东楼筵奉送十一舅往青城》诗:“高贤意不暇,王命久崩奔。” 仇兆鳌 注:“山下堕曰崩,水急流曰奔。此比行役之匆遽。” 宋 范成大 《贺乐丈先生南郭新居》诗:“崩奔风涛里,得此巢龟荷。” 元 王逢 《题马洲书院》诗:“郊麟初隐遁,野兕遂崩奔。” 明 唐顺之 《双寿图歌》:“千年神物照魑魅,满山精怪争崩奔。”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或动物奔跑时非常快速、迅猛。
- 详细解释
- 崩奔一词由“崩”和“奔”两个字组成。崩指撞击、猛烈冲击,奔指快速地跑。崩奔形容人或动物在某种驱使下以非常快速、迅猛的动作跑动。
- 使用场景
- 崩奔一词常用于描述人或动物在紧急、激烈的情况下迅速奔跑的场景。例如,可以用来形容运动员在比赛中全力冲刺,也可以用来形容动物在危险来临时逃离的动作。
- 故事起源
- 关于崩奔一词的故事起源并不明确。这个成语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如《红楼梦》、《西游记》等,但具体的故事背景未有确切记载。
- 词语结构
- 崩奔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崩”和动词“奔”组成。
- 例句
- 1. 运动员发令枪一响,他崩奔而出,以惊人的速度领先其他选手。2. 森林中突然传来猎人的枪声,小鹿吓得崩奔而逃。3. 火灾发生时,人们纷纷崩奔出建筑物,以躲避危险。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崩奔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巨大的石块滚下山坡,将人们吓得飞快地跑开。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崩奔相关的成语,如“飞奔”、“疾驰”等,以扩展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一发令,同学们崩奔到操场上开始晨练。2. 初中生:听到火警的警报声,学生们崩奔出教室,迅速疏散到安全地点。3. 高中生:比赛结束后,选手们崩奔到教练面前,感谢他们的指导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