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指官家宅舍。 隋 王通 《文中子·关朗》:“ 魏永 为 龙门 令,下车而广公舍。子闻之,曰:‘非所先也。’”
- 基本含义
- 公共场所或公共设施。
- 详细解释
- 公舍指的是公共场所或公共设施,通常是供大家集体使用的地方,如公园、图书馆、博物馆、剧院等。这个成语的意义强调了公共场所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尊重并共同维护这些公共设施。
- 使用场景
- 公舍可以用来形容各种公共场所,可以用于书面语和口语中,常用于描述社会公共设施的地方,也可以用于强调公共场所的重要性。
- 故事起源
- 公舍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孟子·公冶长》篇。公冶长是孟子的学生,他曾问孟子:“公冶长问孟子曰:‘有庐有舍,何如?’孟子曰:‘有庐无舍,不如无庐有舍。’”这里的“舍”指的是公寓,而“庐”指的是乡村小屋。孟子的回答强调了公共设施的重要性,即使没有自己的住所,但如果有公共场所供人们使用,仍然是值得珍惜的。
- 词语结构
- 公舍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公”和“舍”两个字组成。
- 例句
- 1. 城市中的公舍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和学习的场所。2. 我们应该共同保护公舍,让大家都能享受到公共设施带来的便利。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公舍这个成语与公共设施的场所联系起来,想象自己在公园、图书馆等地方的场景,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公共设施相关的成语,如“公共汽车”、“公共厕所”等,以扩展对公共设施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去公舍里看书。2. 初中生:公舍是我们学习和休闲的好地方。3. 高中生:我们应该共同维护公舍,让更多人受益。4. 大学生:公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