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高耸的建筑物、山峰、树木等。也可用于形容个人的气质或形象高大、突出。
- 例句
- 1. 这座建筑物孤耸挺拔,独树一帜。2. 那棵高大的松树在这片平原上显得孤耸异常。
- 基本含义
- 形容高大、孤立而突出。
- 基本解释
(1).突出高耸。 唐 韩愈 《高君仙砚铭序》:“儒生 高常 与予下天坛中路,获砚石,似马蹄状,外稜孤耸,内发墨色,幽奇天然。” 宋 卢襄 《西征记》:“古木苍瘦,怪石孤耸,意者 雷万春 之立壁也。”
(2).形容人品孤高特出,不同流俗。 唐 苏颋 《授李怀让御史中丞制》:“ 李怀让 直方孤耸,清迥特立,祗服文儒,克脩典礼。”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其他类似的成语,如“独具慧眼”、“独步天下”等,深入了解这些成语的含义和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那座高楼孤耸在城市的中心。2. 初中生:这座山峰孤耸入云,仿佛直通天际。3. 高中生:他的才华与气质使他在同龄人中显得孤耸突出。
- 故事起源
- 孤耸这个成语的起源并没有特定的故事,它是通过人们长期观察和描写自然景物中的高大与孤立而形成的。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高大的建筑物或树木突然出现在一片平原上,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记住孤耸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动词
- 详细解释
- 孤耸是由“孤”和“耸”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表示高大而孤立突出的意思。形容某个事物或某个地方高耸、突出且与周围环境不相协调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