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两种玉名。《山海经·西山经》:“又西二百八十里,曰 章莪之山 ,无草木,多瑶碧。” 郭璞 注:“碧亦玉属。”《淮南子·泰族训》:“瑶碧玉珠,翡翠玳瑁,文彩明朗,润泽若濡。”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 唐 杜甫 《赠崔十三评事公辅》诗:“冰壶动瑶碧,野水失蛟螭。”
(2).比喻清澈的江水。 明 杨基 《雪中登黄鹤楼》诗:“江山得此清无敌,顷刻银蟾荡瑶碧。”
(3).传说中的山名。《山海经·中山经》:“又东六十里,曰 瑶碧之山 ,其木多梓枏,其阴多青雘,其阳多白金。”
- 基本含义
- 形容宝石色泽美丽,光彩夺目。
- 详细解释
- 瑶碧是指宝石的颜色和光彩,形容宝石色泽美丽,光彩夺目。用来形容事物的美丽、华丽、夺目等特点。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风景、建筑、艺术品等具有美丽外观的事物。
- 故事起源
- 瑶碧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红楼梦》中。小说中描述了古代贵族生活的细节,其中瑶碧一词被用来形容贵族住宅的装饰和陈设的美丽。后来,瑶碧逐渐演变成成语,用来形容事物的美丽和华丽。
- 词语结构
- 瑶碧是一个形容词+形容词的结构,表示形容事物的美丽和光彩夺目。
- 例句
- 1. 这座古建筑的瓷砖瑶碧夺目,令人叹为观止。2. 春天的花海中,各种色彩斑斓的花朵犹如瑶碧一般美丽。3. 她穿着一袭瑶碧色的礼服,显得格外高贵优雅。
-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瑶碧的发音“yáo bì”,将其与宝石的美丽形象联系起来,帮助记忆其含义为美丽、光彩夺目的事物。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瑶碧相近的成语,如“琳琅满目”、“美轮美奂”等,以丰富词汇量和提升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春天的花朵犹如瑶碧一般美丽。2. 初中生:她的舞姿犹如瑶碧般美丽动人。3. 高中生:这幅画的色彩瑶碧夺目,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4. 大学生:这个城市的夜景瑶碧夺目,令人流连忘返。5. 成年人:她身穿一袭瑶碧色的旗袍,显得格外高贵典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