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成语“屋漏”通常用于形容某个人或组织的弱点、缺陷或隐患被暴露出来的情况。可以用于描述家庭、公司、政府等各种组织或个人存在的问题,强调问题的严重性和需要解决的紧迫性。
- 例句
- 1. 他的犯罪行为终于被警方发现,家中的屋漏终于被暴露出来了。2. 公司的内部管理问题一直存在,最近的一次失误使得屋漏了。
- 基本含义
- 屋顶漏水。比喻家中有隐患或内部问题被暴露出来。
- 基本解释
(1).古代室内西北隅施设小帐,安藏神主,为人所不见的地方称作“屋漏”。《诗·大雅·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 毛 传:“西北隅谓之屋漏。” 郑玄 笺:“屋,小帐也;漏,隐也。”后即用以泛指屋之深暗处。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四:“发人隐恶,虽亏雅道,亦使暗室屋漏之下有所警。” 明 李东阳 《土室》诗:“古人戒屋漏,所贵无愧色。”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初集·俞生》:“汝为儒士,暗室屋漏,犹当谨慎,岂可放肆於大道之旁乎!”
(2).破屋漏水。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 祖广 行恒缩头,诣 桓南郡 。始下车, 桓 曰:‘天甚晴朗, 祖参军 如从屋漏中来。’”《南史·江子一传》:“屋漏在上,知之在下。” 唐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牀头屋漏无乾处,雨脚如麻未断絶。”《清平山堂话本·董永遇仙传》:“屋漏更遭连夜雨,行船又撞打头风。”
(3).指天窗。
(4).指屋漏痕。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十四:“ 颜平原 书妙天下……真 山谷 所谓‘笔法锥沙屋漏,心期晓日秋霜’者邪!”参见“ 屋漏痕 ”。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屋漏”相关的成语,如“屋漏偏逢连夜雨”、“屋漏偏逢连阴雨”,它们都是形容不幸的事情连续发生。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下雨的时候,我家的屋漏了,妈妈生气了。2. 初中生:尽管他在学校表现优秀,但他的家庭问题很多,屋漏的事情不能再藏着了。3. 高中生:这家公司的内部管理问题一直存在,最近的一次失误使得屋漏终于被暴露出来了。
- 故事起源
- 成语“屋漏”起源于《庄子·外物》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屋漏于床,行船于陆。”这句话意味着一个真正的大丈夫应该能够在困境中保持自己的坚定和不屈,即使遇到困难也能保持清醒和冷静。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想象一个房子的屋顶正在下雨,然后漏水进入屋内的场景来记忆这个成语。将这个场景与“屋漏”这个词语联系起来,可以帮助记忆和理解。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词组成,分别是“屋”和“漏”。
- 详细解释
- 成语“屋漏”源自于古代中国的民居建筑。当屋顶出现漏洞时,雨水会从漏洞处进入屋内,给居民带来困扰。因此,“屋漏”在现代汉语中被用来比喻家庭或组织内部的问题或隐患被揭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