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夷延这个成语可以用在各种场景中,特别是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需要及时处理的事情时。比如,当你的同事总是拖延交付工作,你可以说他夷延工作进度。或者当你自己拖延了很多天一个重要的任务,你可以自嘲地说自己夷延了太久。
- 例句
- 1. 他总是夷延工作进度,导致项目延迟。2. 学习时不要夷延,要抓紧时间。3. 我因为夷延了报名时间,错过了这个活动。
- 基本含义
- 推迟、拖延。
- 基本解释
谓地势平坦而广阔。 唐 柳宗元 《晋问》:“其按衍,则平盈旋缘,紆徐夷延。”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拖延相关的成语,比如“拖泥带水”、“拖拖拉拉”等,来丰富对拖延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喜欢夷延做作业,因为这样会影响我玩游戏的时间。2. 初中生:我一直夷延准备考试,结果成绩很差。3. 高中生:我夷延了很久才开始写论文,导致最后匆忙完成。4. 大学生:我夷延了好几天才去图书馆借书,结果需要加班写论文。
- 故事起源
- 夷延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昭公二十四年》。据传,春秋时期,鲁国有个叫做夷吾的人,他常常故意拖延事情的进行。有一天,鲁国的大臣向夷吾请教如何能够拖延事情,夷吾回答说:“夷吾有一技,名为夷延,可使人事无成。”从此以后,夷延就成为了形容拖延的成语。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忆夷延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进行一项重要的任务时,突然停下来,拖着一条绳子往后退,表示拖延。这个形象可以帮助记忆夷延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夷延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夷”表示拖延、推迟,第二个字“延”表示延长、推迟。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表示拖延的成语。
- 详细解释
- 夷延是指推迟、拖延某件事情的进行或完成。它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在处理事务时故意拖延,或者指某件事情由于各种原因而被推迟。这个成语常常带有负面的意味,暗示着拖延会导致事情的不顺利。